星期一, 7月 27, 2009

最快的, 最慢的, 以及第101次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
一直覺得有必要(或義務)為這個距離台北市最近的國家公園寫篇短文.

早在國高中的80年代, 因為地處交通極為不便的南部, 光是搭一種叫做”觀光號”的特快火車, 也需至少9~10小時才能從台南北上到台北. 若是預算的關係要降級搭”對號快”, 那真的是非常折磨體力與耐心的一件苦差事啦. 三餐都要在座位上吃了(你有座位的話), 搞不好連消夜也得在火車上解決.

印象中這種像內湖木柵捷運線每站都停的”快車”, 真是無以名狀的慢吶. 你就像安裝在火車頂的日晷儀看著太陽由右手側(正東方)升起, 再從你頭頂上蝸牛一樣緩慢西移. 甚至慢到讓你以為它忘記要移動似的. 終於, 依依不捨地在左手邊(西方)沉入地平線.

猛然一看車剛停靠在一個叫”苑裡”你這一輩子沒聽過的小站.

外頭漆黑一片. 這”苑裡”站像是從地球內剛接生出來的私生子, 完完全全無人聞問. 只有遠遠的角落躺著一隻毛色幾近變黃的黑狗抬頭望你一眼, 被汽笛聲吵醒的樣子. (其實也不是看你啦, 因為坐火車實在太難捱了)

(苑裡鎮,位於台灣苗栗縣的濱海的鎮, 位於苗栗縣西南. 本鎮地名源自於平埔原住民宛裡社. 至2009年六月止, 共有人口48,991人.)

”對號快”到台北車站時已離出發時刻14小時了. 真是累人吶!.

對我们出生生長在南台灣的小孩, 到台北一趟 (不管是上學, 工作, 玩樂, 購物, 還是搬家…whatever)就好比要我们現在飛一趟南美洲的阿根廷一樣遙遠及新鮮.

“喔! 去台北呀, 是電影及小說裡少男少女編織的夢. 也一直是Cliff若有似無, 隱隱有聲的想法.

“陽明山”就代表台北, 只因它是我唯一叫得出名號的風景勝地.

“陽明山”的花鐘噴泉, “陽明山”的杜鵑花, “陽明山”的溫泉與地熱. 還有“陽明山”上那個政治永遠正確的中山樓.

中山樓是前國民大會代表開會之所在地, 上個月竟成為F4中脾氣最直的言承旭的歌友會會場, 聽說擠進爆滿溢出的3000多名中外粉絲. 哈! 真是巧合到只能偷笑. “永遠政治正確的耄耄國大代表”或”言承旭的千萬死忠粉絲” 分屬代表那個時代的”偶像崇拜”現象.

對呀, 去了台北, 沒上陽明山走春爬山就像每年10月10日國慶日沒呼”蔣總統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樣罪不可赦. 是極度的政治不正確哩.

當時一部國產機車很出名的廣告就以輕鬆騎上陽明山為產品性能的訴求. “四檔直上陽明山.” 事實上, 到2009的今天為止還沒有一部以四檔飆上陽明山的手排國產或進口機車被製造出來! 陽明山的坡度遠比它有花有水的溫婉錯覺要強悍200倍.

Cliff要上陽明山.

不管方法, 不管快慢. 要上陽明山.

1985年, 歷經三年的規劃, 佔地11,455公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了. 自此陽明山國家公園已遠超過當時 ”四檔直上陽明山” 的花鐘噴泉杜鵑花公園.

除了它物種繁複的1200種植物, 18種哺乳動物, 110種鳥類, 21種兩棲類, 40多種爬蟲類, 陽明山國家公園擁有一項Cliff認為最難得的世界之最.

它是一個距離其首都城市最近的國家公園.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國立或國家公園離首都那麼近的. 多近? 陽明山國家公園入口的遊客中心離Cliff家(約是台北市偏北的區域)只有12公里. 開車20分鐘不到.

因地利上的方便, 每天不知有多少徒步的登山客, 機車騎士, 搭大小巴士的, 開車族, 或是我這類的拜客族, 動不動就像去巷子口的7-Eleven買蘋果日報一樣往陽明山國家公園裡頭跑.

開頭所說的”第101次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多啦, 但真要認真統計Cliff應該上來30次跑不掉!

我是如此迷戀陽明山, 當初決定買下這大直房子的其中一項關鍵原因, 就是它距離”我的最愛--陽明山”太近了呀.

前不久, 為測量家裡到小油坑旁停車場的距離, 開著VW Golf GT以30分鐘創下本人最快速度.

但最令人懷念的則是婚前騎機車載著太太上陽明山約會的那段歲月. 雖然太太一直抱怨空氣太糟, 夏天太熱, 冬天好冷, 戴安全帽把頭髮壓到變型等等. 但那種毫不做作的零距離擁擠與無聲風聲雨聲勝過一切的機車陽明山之旅, 真值得懷念呦.

那台經常被我以二檔操到口吐黑沫當機的Suzuki雷霆125, 伴著我倆直到1993年年初前往USA攻讀MBA才從我们的世界任完鞠躬下台. 1996年回臺後曾試著尋回這個老夥伴, 但事與願違, 只得前往警察局報案失竊, 永遠註銷它曾經風光忙碌的存在.

自此買了四輪轎車, 再也沒有”二檔三檔四檔手忙腳亂直上陽明山”呀.

今日, 2009年7月27日, 花了1小時25分鐘來印證陽明山坡度的不易相處. 憑全手動27速的GIANT XTC A0自行車, 騎上海拔805公尺的小油坑旁停車場. 它位於陽金公路最高點, 離家約莫18公里遠.

是有始以來最慢的一次. 但也是最讓我放鬆的一次.

攸閒地在週一關閉的林語堂書院小停五分鐘, 照相喝口水.

20分鐘後, 在文化大學前的7-Eleven停車補給, 為路人甲路人乙留下到此一遊的歷史鏡頭.

再經過30分鐘, 到達陽明山國家公園入口處的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及所有其他園內設施如慣例在每週一均不開放, 所以這天理論上你會碰上最少上山的遊客囉. 但有人喜歡人擠人的成就感來滿足, 就不在此討論了) 將自然代謝到尿液中的乳酸趕快排掉, 席地坐在關著的玻璃門前, 望著天上逛大街的白雲, 喝飽水準備最後階段的衝刺.

小油坑前的吊橋仍舊未完工, 無礙遠眺那在日據時期就成為台灣蓬萊米育成中心的竹子湖.

比預期要輕鬆的努力與腰腿的鍛鍊, 我騎到了來過不記得多少次的小油坑停車場.

心裡有一個強烈而真實的像被打開的什麼.

同樣是爬坡上山, 為什麼騎一趟"
6公里的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 http://redgolf4me.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2.html 與3倍距離的”陽明山小油坑”會有那麼巨大的差異呢? 應該, 或至少, 都會有某種程度的膽小退縮: ” 嘿! 好累呦. 不要再那麼自虐騎單車了吧.”

前者會讓你溶入一種千絲萬縷都埋身在”奧林匹克式競技般的殘酷與冷靜”. 是那種接近”只論輸贏, 非王即寇”的極端情緒, 像兇猛的非洲火蟻不斷地不斷地咬噬著你的全身筋骨與神經. 你只能痛苦卻認命地往前踩.

而18公里的陽明山之行, 卻完全聞不到殺伐與血腥. 彷彿在週五的微風午後, 吹著口哨輕鬆寫意走在長長的淡水老街的感覺.

好奇怪呦. 今天也流了一身的汗耶, 也會像口渴的河馬張大口呼吸, 也好幾次瀕臨抽筋吶. 以及那像紫外線一樣無孔不入的乳酸累積. 但, 想贏想破記錄的好勝心就像山陵上掠過的流雲沒有重量.

沒有重量.

還是, 那充滿回憶的地方本就該為了回憶而緩慢流動著. 所以需要獎勵與歌頌的不是那些最快的或那些花最少時間的.

有天, 我们都需要學會”慢慢的生活”這個人生觀呢.

今天, 或者在某一個未來.

星期三, 7月 22, 2009

風櫃嘴,乳酸地獄,和一種比固執還要堅硬的存在
==========================
騎單車時你在想什麼?

這或許像在一個大晴天, 對著山邊緩緩移動的白雲問相同問題一樣, 只會讓人搔搔後腦勺, 然後很不好意思的回答: ”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呢. 嘿! 你知道答案的話, 麻煩請你告訴我吧.”

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

騎單車時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

“當你奮勇以大腿與小腿, 像曲軸一般週而復始機械式的往下踩, 揮汗往前騎時你的腦袋與身體在想什麼?”

先講一講我們的身體是如何 ”思考”與”反應”所有運動的.

不得不先提
有氧運動.

在此指包括長跑, 騎自行車, 爬山, 游泳等以氧提供運動所需熱能的均屬於有氧運動.

而100米短跑, 舉重, 球類活動, 甚至提菜籃, 用力地打你不聽話的小孩等 某個 ”爆發性瞬間”可以憋足一口氣完成的都屬於無氧運動. (哈哈! 打小孩是無氧運動. )

有氧運動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透過身體的加速新陳代謝以
增進心肺功能. 特別指很認真地很嚴肅地運動喲. 認真嚴肅到你的呼吸會被擠壓成深呼吸(腹式呼吸)的模式, 也就是平日的短淺呼吸(胸式呼吸)已無法透過循環全身的血液提供足量的氧氣給細胞, 肌肉, 內臟, 器官燃燒糖類及脂肪了.

呼吸對有氧運動是如此的重要, 一是經過一個叫肺泡的傢伙提供身體組織新陳代謝必需的氧氣, 二是同時將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肺泡排出體外.

肺泡可是個有趣且不可思議的器官.

它是人體內唯一可供氣體交換及氣體擴散的場所. 英國一位瑜伽大師曾指出, 人的肺可供擴散的表面積約 60-80平方公尺, 平均有兩個足球那麼大. 但很多人因為呼吸太短促, 使空氣不能深入肺葉下端時, 導致換氣量小, 所以大多數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的1/3. 真是驚人的浪費哪!

最妙的是, 所有工作中的肺泡都在產生一種中年男人夢寐以求的珍品--前列腺素, 通過深呼吸還可使原來就在工作的80%~90%的肺泡產生比原來更多的前列腺素.這樣, 更多的前列腺素進入血管, 從而使血管擴張, 血壓降低.

“肺泡換氣”這項能力將一般普通人, 業餘運動員, 職業運動員, 甚至男人與女人區分開來.

女人的肺擴散能量就比男人稍低些, 運動員也比一般人有較大的肺擴散能量. 也就是說運動員靠著平日不輟的訓練增加肺容量, 提供更多肺泡與微血管的接觸面積, 藉此增加肺擴散能量.

增加肺擴散能量有什麼好處?

透過較大的肺擴散能量, 你的每次呼吸就可交換擴散更多的氧氣到血液中, 而你因燃燒脂肪產生運動所需能量的討人厭的(副產品)--乳酸便可更容易代謝, 不會累積到令你酸疼無力, 甚至下不了床, 走路不成型.

做個
有氧運動的結論.

為了補充足夠的氧氣供有氧運動的役使, 讓運動中的你不會”上氣不接下氣”, 身體的調整對應機制除以上所提的以深呼吸(腹式呼吸)增加肺擴散能量之外, 還包含較快的脈搏及提高的心跳 (以上兩位仁兄可稱為加速血液循環的幫浦總成)>增進心肺功能
>降低血壓.
>使大腦盡快消除疲勞.
>調節神經系統, 使人輕鬆舒暢.
>有益長壽.
>同時可燃燒脂肪變瘦變苗條動人

(理論上, 每燃燒7700大卡可減1公斤. 若你體重60公斤, 每天熱量攝取固定, 走路30分鐘可燃燒200大卡熱量. 那一個月下來才可減1公斤. 看來光靠走路減重實在不怎麼容易哩.)

游泳在我身上得到”減肥”的印證. 有人說Cliff你太那個了吧, 這種身材還減重哪? 2007年的暑假期間的兩個月, 每週三天以蛙泳22分鐘游完800公尺. 深呼吸的模式下, 精神變好, 睡眠品質也棒, 妙的是肚子魔術般變小了. 腰圍就硬生生少了一英吋. 許多夏天不能穿的短褲都能再舒適的穿上.

稍後提一下騎單車爬坡也可減肥的好處.

呼吸對有養運動的成敗就像是換氣對游泳同樣關鍵, 怎樣才能學會正確呼吸?

記得第五屆雲門流浪者吳欣澤去印度學習西塔琴彈奏時, 為了特殊的瑜伽坐姿而將呼吸頻率降低到咋舌的一分鐘吸氣, 再一分鐘吐氣.

運動科學專家指出相似的方法.

一是要緩和吸. 也就是吸氣的時候, 要均勻緩慢, 盡量深吸, 讓氣體能充滿肺泡. 二是要用力吐, 吐的乾凈, 這樣才能將廢氣全部排出體外, 保障交換的氣體多一些.

最科學的呼吸方法為:“吸——停(屏氣10~20秒鐘)——呼”的呼吸形式. 這樣夠簡單了吧,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練習 ”正確呼吸”, 運動時就更駕輕就熟..

相對來說, 運動強度過高的運動, 多數屬於
無氧運動.

進行無氧運動時, 運動者往往會喘得要命. 譬如跑百米, 運動中幾乎可以不考慮呼吸, 甚至鼻子用膠布貼起來不吸半口氣也可跑完. 跑完後, 才代償性的大口呼吸, 將方才運動中欠缺的氧氣補足. 而且無氧運動因為消耗的脂肪少, 不但不會讓人瘦下來, 反倒會增加肌肉量. 由於運動相對過度, 超過了無氧運動的強度, 而産生的無氧代謝而導致乳酸的形成.
乳酸對運動者產生酸疼, 疲勞等副作用. 但乳酸可以在有養運動時分解出來. 在騎車運動完一段距離後會短暫地肌肉酸疼, 這時千萬不要坐了下來. 應繼續騎一段路將呼吸調整過來, 將激烈運動中欠缺的氧氣補足, 累積的乳酸可藉由正常的代謝由尿液與汗水排出體外.

正確的運動應如熱愛慢跑的村上春樹一樣, 每天持續的運動呦. 村上過著像是機器人保養潤滑的規律生活. 每天早起(06:30左右), 先利用腦袋最清醒的時候工作. 吃完蔬菜沙拉為主的早餐, 就外出跑步. 一跑就是10公里. 據稱是認真的跑哩. 每天以將近一小時跑完10公里. 一週跑6天, 除非天氣問題才不跑. 他老兄到今日已連續跑了27年頭. (自1982年村上寫完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尋羊冒險記”之後, 決定以職業作家維生開始算起.)

有類似比固執更堅硬的東西在他心裡作祟吧, 我想. 有興趣的人可看他那本自傳性質的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乳酸也有它好的一面. 大量的乳酸可以刺激血管和淋巴節涕組織膨脹(健美運動就是利用這一原理), 膨脹使得肌肉變得更有力, 血液循環加快. 血液循環加快可以使得血液更快速輸送氧氣.(所以專業自行車運動員的腿部肌肉是很鬆軟的, 並不是堅如頑石, 因爲這樣的肌肉才會有良好的血液循環.)

我们的身體是以如此複雜, 卻優雅平衡的生理機制來”支持與獎勵”愛運動的主人.

有一對退休老夫妻, 平日喜歡運動, 有天決定騎單車環寶島一趟. 從沒騎過遠途的夫婦倆憑著”有何不可, 反正就慢慢騎嘛”的簡單想法上路. 這一騎就是40多天後才回到家.

有人問先生, 未來會再騎車環島嗎?

不了. 先生很快回答.

這四十多天都在想什麼呀?

想什麼? 沒有呢. 什麼都沒想. 就一直一直騎下去…

原來, 騎車的目的是讓你放空. 先生最後領悟到.

有人問村上春樹同樣的問題. 跑步的時候在想什麼?

“有時候也會毫無脈絡地想起以前發生的事…有時候腦子裡也會浮現小說上的一點小創意. 不過, 實際上認真的事情幾乎什麼也沒想過…”“我一面跑著, 只是跑著. 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著.”“反過來說, 或許是為了空白而跑的.””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第26頁.

話說上週五, 7月17日, 我獨自一人騎了趟風櫃嘴, 距離上次騎上這個北部拜客聖地至少有一個月之久了. 那種又期待又怕傷害的矛盾情緒就像晚上十點鐘的蚊子不斷的在我耳旁眼前叨叨不休不飛走.

”好了囉, 騎上中社也一樣是運動. 真的犯不著在這麼大熱天為難自己嘛. 又不是要拼個什麼奧運金牌的啦. 再說啊, 年紀也不小了, 留點力氣吧.”小偷懶, 得過且過的Cliff一直在鼓吹”放棄也是一種選擇.”

“騎就騎嘛, 大不了休息一次再攻頂. 但, 真得有那麼不濟事?”另一位固執, 自我要求甚高的Cliff跩著我到樹蔭下說起教來.

終究還是在早上10:00忐忑上路了. 但略顯生疏的肌肉與關節把”苗頭不對就妥協”這樣一個包裹順手也帶著走了.

循著家前的劍南路, 以12分鐘騎上劍南山, 沒問題. 以最高速檔位放輕鬆6分鐘滑下至善路二段路口. 自此是一路緩坡往上騎, 經過很操的明德樂園路口前又長又直的斜坡, 再直行緩坡向上.

在離家約35分鐘後, 抵達風櫃嘴的起點—楓林橋. 此去6公里可直達終點.

單車用道旁樹立起新建的 (應該是新的, 我已太久沒騎這段我曾以41分鐘攻頂的山路了) 綠底白字路牌寫著:”
勝利是屬於你的, 上吧! 風櫃嘴6公里. 燃燒9400大卡.”

哈! 這段文字非常有效地鼓舞渴望靠騎車爬山減肥的男女騎士. 9400大卡約等同1.2公斤. 換言之, 每騎單車完成五趟”
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可甩掉6公斤的肥肉.

這實在太容易了!?

但你必需相信, 是的, 數學上是可甩脫6公斤你恨之入骨的脂肪肥油. 僅止於數學上. 當你親臨驗證後, 就能深刻體認所謂”
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那數學以外文字以外運動生理學以外的內涵了.

那是種比固執更堅硬的什麼在作用.

我心情像一個負氣離家的小五生, 打算一路不休息不落地直攻6公里外那個可讓你痛快燃燒9400大卡的風櫃嘴.

“落地下來用走的就不算騎單車了.”

“絕對不落地. 絕對不休息. 絕不!”我回頭望著那個嚴厲的Cliff像教練一樣在出發前對選手做最後一次提醒.

喔, 第一段35分鐘的熱身路上, 我一開始想著
離家前聽的音樂.

樊桐舟所唱的”
不管有多苦”竟然比那英的版本要差了兩班呢. 真不知道是爲什麼?

樊桐舟的情歌感染力在我認為可排發燒歌姬前三名的. 音色與音域雖不屬於最超群的, 但是那種”愛情路上怎麼走的如此艱苦, 惹人掬一把同情之淚”的幽怨唱腔真是獨樹一幟. 我最喜歡的那首VW Golf上iPod也下載的”
回心轉意”(出自第四張個人專輯”黑鴨子樊桐舟”的第四首歌曲), 每每開車聽了就像是情人背叛, 生死不如, 想這麼一路駛往那無法回頭無從後悔的幽冥未來….

意外的是, 這張”絕色III”中的”
不管有多苦”洩露出樊桐舟年輕少歷練的弱點. 由那英詮釋, 每個弱音轉折, 高音的腹腔共鳴, 甚至吐音換氣都比樊桐舟老練到味. 就擁有那種類似風塵味兒不屬於任何浪漫的折磨經歷. 獨特而感人.

我想音樂上真的沒有所謂數據化的標準在衡量, 也沒有這個必要性.

“喜歡嗎? Just take it.”就該像直覺式的選擇一樣脫口而出才對.

不過, 聽完哀傷損肝的情歌馬上上路騎這趟高挑戰性的路線實在有欠周延吶.

最適合匹配的歌曲應該是那些讓你腎上腺素像螞蟻迅速集結在糖粉邊那種重節奏的搖滾樂或輕快的舞曲.

目前保持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救援記錄的救援王Troy Hoffman還在Santiago教士隊的年代, 遇有他老兄出場救援的機會, 教士主場響起的就是重搖滾團體AC/DC的代表作
Hell’s Bells.

老實說, 節奏感疏散輕鬆的爵士標準曲Standards也相當地不對頭. 好像是有一個愈走愈慢的節拍器將你運動中的所有器官都強烈地用往反方向拖曳著…讓腦袋想要趕緊甩掉這種枷鎖般的限制.

騎車爬坡, 尤其是征服長坡陡坡接棒演出的這類”單車成年禮聖地”的終極享受, 就是可以非常過癮, 毫不猶豫地從山頂沿原路衝下山去! 那種痛快淋漓的感覺不是同樣辛苦爬山登頂後, 仍需慢慢徒步走下山的登山客可體會的. 鐵人三項的大衛. 史考特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剛開始練習自行車的事. “我想這是人類所發明的運動中, 最不愉快的.”

這句話或可修正為:”是的, 上坡時是名列前矛的最不愉快. 但下山的痛快--大腦和全體毛細孔徹底解放同步高歌的愉悅鐵定在愉快排行榜中獨占鰲頭.

我甚至可聽到美妙的風切聲, 高調地劃過耳際 ”咻咻咻”的風聲.

我順手想了一件小發明. 反正是無厘頭瑣碎的雜想, 稱之為白日夢也行.

商家開發一種類似研磨咖啡豆也好, 任何豆子也無妨的小容器. 它可輕易的安裝在單車上. 就像老式的自行車摩擦式車燈的裝置一樣.

上坡時當然要OFF掉, 但下山衝刺時就把這個玩意ON著. 靠下坡時重力加速度後飛快的車輪的磨擦力將需磨的豆子磨成粉末. 以風櫃嘴這段路為例, 上坡我通常騎完要花至少42~45分鐘. 喔, 下坡呢僅需14分鐘就回到楓林橋了. 再頑固的豆子14分鐘後應粉身碎骨了吧, 我相信.

騎一趟車回家, 家裡該磨的咖啡豆, 黃豆, 綠豆, 紅豆通通磨成粉末了.

嗯! 是想了想這件事.

自楓林橋一過, 除了那些每0.5公里熱心地預告騎士们還有多少公里數, 已有多少大卡燃燒的立牌外, 就只剩下你與你自己的不停對話.

對話的內容其實是很沒營養的—不外乎怎樣才能不放棄之類的. 就是找一個或幾個不放棄的理由來自我激勵.

汗水像向地下水一般從皮膚表層滲透到你頭髮衣服上. 此時的呼吸隨著海拔的增加也變得更吃力.

你會漸漸有種”
Tunnel Vision”隧道視覺效應, 意味著無暇東張西望觀賞風景啦或與交錯而過的拜客们點頭招呼. 你所關心的只剩下前輪前方3公尺左右地面的這小段距離, 彷彿看了其他地方會耗損你那口真氣.

再也沒有蟲鳴鳥叫狗吠喇叭聲. 這些所有的聲音加起來都沒有你心跳與呼吸聲來的巨大震撼. 好像你是為了聆聽這樣的”心跳與呼吸二重奏”才來到這裡.

楓林橋後的20分鐘, 那個立牌上的白漆字體差點擊潰你的信心.

“辣妹加油. 風櫃嘴3公里. 燃燒658大卡.”哎呦, 這才走了一半路而已. 天吶, 在這裡休息或落地豈不是承認你的體能跟女人一樣等級了.

事後與一位騎公路車的年輕人在風櫃嘴的涼亭下休息閒聊. 他中途休息了一次 才騎上來. 約莫是”辣妹加油”前後附近停下來休息的.

我咬著牙騎了過去的同時, 倒是低頭想要是林志玲在涼亭內等著發紀念品給每位騎上去的人, 會不會讓這條”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變得更平易近人? 而且讓小S穿著可愛性感的高中生制服在3公里”辣妹加油”處發礦泉水給大家打氣加油. 這樣的天使組合會大大鼓舞我们這群在豔陽下晒到發暈, 腿肌腳筋抽痛不已的自虐式運動者吧. 但什麼跟什麼嘛, 不一會你的思緒又開始像鐘擺一樣在”休息非輸家”與”硬撐到底”來回擺盪.

不聽!

不聽!

不聽!

不聽你這個愚蠢的大腦的任何命令與建議.

我決定只聽我心跳的聲音, 那是最真實的東西.

只要我的心臟還”澎澎澎澎”的跳動著, 我就應該OK的.

只要我的心臟還沒有跳出我的胸腔.

最後的3公里除了令人膽怯的無止境的上坡路外, 什麼也沒有.

蜻蜓也歪斜地吃力的撲著翅膀.

我如教科書上所示的將呼吸放慢, 用腹腔狠狠地吸進燥熱的空氣, 用嘴吐氣.

呵, 乳酸算什麼. 我大口大口呼氣吐氣呼氣吐氣.
這些乳酸算什麼.

好事將近的好預兆一般, 離終點不到一公里處竟然吹起涼爽的山風. 視野像日出一樣大大的打開.

喔, 風櫃嘴最後的髮夾彎就在眼前囉. 這裡是整條萬溪產業山路風景最美麗最壯觀的一刻.

45分鐘. 車把上的計時器秀出我最終的成績. 啊呀! 45分, 50分都是其次的.

我想, 從這自虐式無止盡持續的無聊中,
再一次尋回那種讓自己單純的感動.

在”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這本書結尾的部份, 村上春樹希望他的墓誌銘這樣寫著:

村上春樹
作家(也是跑者)
1949~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那必定是
一種比固執還要堅硬的存在吧.

獻給所有熱愛運動的朋友.

星期二, 7月 14, 2009

金面山與需要想像的日本翻譯小說
==============================

金面山小歸小, 如台灣的射箭代表隊在雪梨奧運奪牌一樣令人意外,登頂之後視野風景線非比尋常.

簡單說有種"登泰山小魯"那種自我陶醉的氣勢,但絕不惹人討厭,是值得尊重的一座郊山.

今天雖如計劃征服了金面山,在33度的高溫下手腳併用,背部臉上眉毛眼睫毛腰腿滿佈著的汗珠. 像是擠滿貢寮海灘夏日搖滾盛會的三十多萬歌迷.剛退出去,馬上又有人回補進門.喔,印像中真得沒流過那麼多的汗呀...或許在這個季節10:00出門做任何運動都一樣吧.

從下車開始自登山口攀爬到下山搭上內湖線捷運 (由環山路一段的西湖站下車, 在一站以東的環山路三段的港漧站上車)總共走了約15公里路.有3位學生裝扮的登山客一起往上走.一男兩女.

在這種悶熱天爬山他們竟然很大意地空手耶.

沒有適時補充水,到登頂這一段路會非常難捱.湧出的汗珠的同時順手將鹽分挾帶出場,肌肉與精神會愈來愈疲憊.水不能大口喝,喝得愈快,汗流失的愈多.更重要的是,休息不可太久.坐久了, 你就感覺腿腳與心志一直在拔河激辯.會想說"好了吧,沒怎麼預期要爬到多高多遠.渴死人了,下山吃一大盆蜜豆冰吧!"(通常女生會這樣提議,希望沒冒犯到那些人)

一想到好吃的東西就這樣完了.

想像力一統江山, 意志力, 腳力, 腿力, 腰力, 呼吸脈搏都得臣服.果然,在金面山石英砂巨石陣地休息望遠的20分鐘裡,再沒遇上他們三人.不過,很隨性走的"暴走三人組"也休息太長吧. 大概真得有可能半途折返下山.對了,我一路上山的1.5小時內像節儉成性的婆婆只少少地吞了三口水.有夠節儉的囉.

金面山因在夕陽照射下,遍佈的石英沙將巨石籠罩在重重閃爍的萬丈金光裡而著稱.當然,要從遠處看才有這種不凡的景緻.古時是台北城築城所用的石頭的采石場舊址,山腰上有它的遺址.

101大樓像是大台北的北極星,你不管爬那座山都"不得不"取它做背景.感覺有點煩了膩了. "唉呀!又是北海鲑魚生魚片呦." 類似的感覺.

山頂上自在地喝完2/3的礦泉水,循往內湖路三段的另一條下山路.向一位打扮像丐幫八袋長老的老兄問路.倒不是因為他穿著寒愴破爛.

這名仁兄綁著紅頭巾,手中持著一支打狗棒,行進中偶會發出"哈哈哈哈"的狂笑聲浪.是很豪放很有氣魄穿過密林樹叢的大音量哩.當然,他那時遠遠走在我前面.我超過他後僅用眼角餘光偷偷打量他,續行5分鐘後停在一個三叉路口查看路標.長老趕上我,問我要去那裡,就告訴我那裡是去捷運站較近的路.道了聲謝後,我讓他先走.撥弄一隻落地飛不起來的台灣黑蟬,想它只剩下幾個小時可撲打有氣無力的翅膀.

往前邁進不到一會兒,果然又傳來一陣"哈哈哈哈"的狂笑聲.

那是長老練的獨門氣功嗎?當我要試著清開喉嚨效尤大笑四聲時,才知道跟本做不到的.像三天沒吃東西的烏龜般瞪大眼睛訝異地發現"我的喉嚨在大量流汗後彷彿是在KTV連唱8小時的歌後一樣瘖啞乾涸.

太令我佩服與驚訝,長老像內力加持過的聲波輕易穿林過廕,讓我的耳膜接受到清楚臨場的振動呢.

是一種氣功吧? 但在四下無人的山上發出豪邁的笑聲,更有一種類似在無人的海灘上裸體游泳及做日光浴的痛快解脫!

感覺上已流盡了所有的汗雨,搭捷運線回到劍南路站旁的Burger King.午餐吃牛肉起司漢堡與少冰的冰拿鐵.

整個下午索性呆在熟悉的冷氣衝天的美麗華3F誠品,把一部與白石一文的"一瞬之光"齊名且同樣暢銷的日本愛情小說"夜的盡頭"一口氣讀完(432頁呦,沒上廁所沒喝半口水.)

當然,正常的男女情愛與"暢銷的愛情小說"像冰與火一樣是絕緣的.這兩本又厚又重的小說我都是在一個下午讀完的,好辛苦.但更辛苦的是這兩位作家及同一位譯者.真要比較的話,我會說"夜的盡頭"正常一些.理由暫且賣個關子,您自己花時間讀完找答案唄.

盛田隆二的"夜的盡頭"講一個大四男生與33歲已婚熟女跨越春夏秋冬的不倫之戀.好啦,最後熟女的國中繼子打電話給這位曾當過他家教的叫俊介的北海道大四男生,勉勵他不應該那麼懦弱, 要有個男人的樣子.33歲的繼母懷了俊介的孩子...嗯,不倫之戀是很錯亂複雜的.

不過,小說歸小說.

村上春樹曾說過大多數的作家和村上一樣都過著簡單規律甚至是枯燥無聊的生活.遠比他們筆下的男女主角要過得那種能成為暢銷小說或電影的生活要無聊200倍.

某種意義上,作者與讀者在這窄小的人造的時空環境裡不可太理智或太講道理.彼此都應卸下"這是捏造的還是實際經歷過的"類似的心防,讓想像力主宰一切.

哈,想像力一統江山.

從頭到腳Cliff滿身的濃烈汗臭,穿著短褲與沾滿灰土(石英沙佔了80%吧)的越野鞋,就像"在金面山山頂上裸體曬了20分鐘日光浴"一般旁若無人的翻著那本七月十一日剛發行的日本翻譯愛情小說.

這對坐在旁邊剛放暑假的女學生會需要怎樣的想像力呀?

啊! 真不敢想.

星期五, 7月 03, 2009

Music and Cliff
=================================
(Inspired by“ Music And Me”, The Very Best of Michael Jackson, R124148, 1975 Motown Record)
=================================
我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聽西洋音樂的. 有天我被問到這個問題.

大約是國中一年級左右吧. 我總是這樣很肯定地直覺式的回答喔.
1977年我剃短所有頭髮入學台南市忠孝國中的那年, 因為不知道何種原因, 我開始愛上西洋樂.

那為什麼是國一呢? 為什麼不是國二? 或小學五年級呢? 又有人提問.

第二個問題就像JET台推理連續劇的女探員的問題般值得我在腦袋中好好想一想了…

有明顯地像”餓了要吃飯的, 渇了要喝水, 累了要倒下來休息喘一口氣”的生理動機嗎?

還是像那些” 隔壁鄰居上大學的王哥哥, 每天在龍眼樹下抱著一把空心吉他, 快樂的彈著唱著我聽不懂的外國歌, 真令人羨慕呀. ”類似的心理動機?(心裡同時一直納悶著, 他怎麼都不用去上學呀? 頭髮留得那麼長, 真的沒事嗎?)

是呀,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驅策自己往前走的動力與誘因.(我得大方承認,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是在我很老很老的以後歲月裡才讀到的.)

從小, 就不是對所謂前途在哪裡, 長大後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有著計劃與想法的人. 老實說, 當你週遭的玩伴每天放學後, 只知道約你泡在籃球場打球打到街燈昏昏暗暗的一盞兩盞亮起, 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你還會有時間與心思去啄磨 ”未來你要做個什麼對國家, 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些偶爾在扼殺創造力的作文課裡才會碰上的無聊問題, 比起這個週末要如何借到”補給證”(軍眷家屬才會分配到這種證件, 可自由進出某些軍事管制區內的設施) 才可混進台南空軍基地的4米深的游泳池消暑玩耍, 簡直是可憐到微不足道.

用消去法來試著找出剛才問題的可能解答吧.

“一定不是”為了聽英文或加強英語聽力才愛上西洋流行樂…“一定不是!”

那些近似或比周杰倫的咬字還含糊不清, 吐字與連音更快的西洋樂, 要怎樣學好你的英文? 可能有啦, 但絕對不是13歲的Cliff做得出來的事蹟.

“一定不是”因為隔壁班那位可愛到不行的女生, 有天在福利社從她震天嘎響的隨身聽洩出那極其陌生的節奏, 讓我興起有種”那是啥, 我也想嘗試一下”的念頭.

“絕對不是.”Cliff對女性同胞發生興趣, 是在好久好久以後的未來.

真的不太確定是為什麼呀!

有一點很確定的是, 我巨量超載的聽西洋音樂, 是
1979年考完高中聯考的那個暑假. 爸媽從泰國探親, 經香港中轉所拎回來的一部Sony卡匣式收錄音機開始. 收音機對五, 六年級生的不可或缺性, 如同INTERNET對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櫻桃草莓世代一樣有著巨大深遠的主宰力.

要聽FM或AM的廣播節目, 必須將兩支隱藏式的伸縮天線一截截抽出來, 然後像擺弄兔子的一對長耳朵一樣, 朝天空某一個特定角度取得最清晰沒有雜訊的聲音.

彷彿每一個人的個性大相逕庭, 每一個空中電台有它獨一無二的胎記與脾氣--天線的不同角度. 你必須透過方法記起來, 否則下回轉到這個電台, 你又需花許多時間調整. 應該說有它的痛苦, 也有極大樂趣.

經常地接近午夜兩點鐘, 我還是戴著耳機, 一吋吋的微調頻道旋紐, 希望能聽到從沒收聽到的有關西洋流行或搖滾樂的陌生電台.

剛入門的年輕樂迷, 其實和動物園的黑猩猩一樣別無選擇, 電台DJ像飼養員餵你什麼你就得吃什麼. 也就是先吞下去再說, 黑的白的紅的綠地, 有沒有營養有沒有衛生, 先都不管啦.

由於接觸的都是排行榜 (Billboard 或 Cashbox) 的流行樂, 長期跟榜的結果有
三件事像聞到魚腥味的野貓躡手躡腳的潛入你家廚房一樣無可避免的發生了.

最立即的改變是我
對聲音辨識能力快速的提高.

當時只要一放Billboard Top100的任何一首歌, 我都能馬上說出歌名與演唱者是何人. 主旋律當然也能和拍子一起搖頭晃腦跟著, 但歌詞的意義, 歌者的長相, 生平背景無一知曉. 這些得靠DJ在節目中介紹, 日積月累慢慢累積吸收.

談到 ”聲音辨識度” 這項接近天賦的東西, 對一個在競爭嚴酷的流行樂環境裡打滾生存的樂團或歌者尤其重要. 要讓聽眾聽到你的聲音就好比看著手裡的那罐貼有標籤的番茄醬說 ”啊! 這個牌子我聽過耶.” 這樣子.

就算再有才華, 歌寫得再好, 沒有一副辨識度高的歌喉, 也無法在前仆後繼的歌壇屹立常青.

==================================
較著名的例子應該算Dire Strait的主唱Mark Knopfler. 雖擁有作詞作曲及吉他的功力 (2003年滾石雜誌選出百大吉他手, Mark Knopfler名列第27名.) 但苦於他的聲線太過於近似Bob Dylan, 在進入樂壇早期實在是很掙扎. 尤其在Bob Dylan被冊封為民謠教父的美國, 聽眾的接受度不高. 一直要等到 ”Money For Nothing” 於1985年大賣才算苦盡甘來, 熬出頭角呢.

另外常常有樂隊主唱離團單飛 (最糟糕的是意外死亡) 的例子. 講的白話一點, 就像一間公司的CEO換人做看看, 一間餐廳的廚師到城市的一個角落開起別家餐廰一樣, 對樂團來說幾乎就是一場災難.

==================================
英國Art rock 天團 Queen 的主唱Freddie Mercury一死, Queen除了與粉絲抱頭痛哭降半旗致哀外, 二話不說立馬解散 ”主唱即是Queen” 的這個樂團, 毫不眷戀. Freddie的男高音聲線在搖滾樂團是獨一無二的呀, 有機會一定要聽聽他們1975年的經典專輯” A Night At The Opera”中的 ” Bohemian Rhapsody”.


==================================
美國的 The Doors也是另一個. 當天才洋溢的主唱Jim Morrison吸食海洛英過量,在1971年美國獨立記念日前夕的7月3日與同樣以28歲高齡辭世的Jimmy Hendrix於天堂重聚, 這個失掉靈魂的 The Doors就再也打不開任何一扇門了.

最後舉個例子, 你喜歡南方搖滾樂團Eagles的Don Henley, Joe Wash, 還是Glen Fley誰唱的的歌多些? 我可大膽直率的拍著胸膛說, 沒有鼓手兼作詞作曲人Don Henley坐鎮的Eagles 就只是像家禽一樣平庸不起眼的搖滾團.

最重要的是Eagles的看板就是Don Henry他那既不粗獷, 也不寬闊的聲帶.

但, 非常unique. 對呀! “唯一”才能與模仿者劃清界限, 與同質平庸的一大票競爭者立下一個任誰也得遵守的遊戲規則.

第二件事是
對英文的好感與日俱增.

電台DJ幾乎都是直接用原文說出歌名與演唱者的, 逼得你愈聽愈習慣. 在沒有Internet查閱所有資料的80年代以前, 訂閱音樂雜誌變成親近西洋樂一個重要的手段.

記憶中買了好幾年的”余光音樂雜誌”都沒有斷過, 那一月發行一次的雜誌, 比書本還佔據我的空閒時間與書桌. 當然讀書的時候, 收音機裡的音樂從沒停過哩.

總覺得, 能用英文說出某個我喜歡的西洋流行樂或國外樂團, 是一件蠻棒 (事實是很虛榮) 的事. 哈! 尤其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

“各位先生女士, 下午好, 我叫Cliff, 今年剛滿17歲, 我最擅長的運動是游泳與籃球. 平日消遣是看推理小說與聽西洋樂. 喔, 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叫King Crimson的英國藝術搖滾團體, ”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 是我最喜歡的專輯. 擁有這張專輯的卡帶和唱片, 希望有機會與喜歡King Crimson的人交流分享. 謝謝!”

覺得很不錯吧, 雖然這段自我介紹到今天從來沒有派上用場過.

最後一個長期無怨無悔跟榜聽歌的結果是:
我終於受不了所有有關排行榜的任何一件事了!!!

那時白天的所有西洋樂頻道, 已被我依序從放學後到就寢前都摸透了. 從18:00陶曉青的”中廣熱門音樂”, 19:00警廣一個小時的余光的”青春之歌”; 19:00~20:30 每晚90分鐘的軍中廣播電臺徐凡”西洋歌曲" 的純搖滾 (之後有陣子是由楊嘉接棒, 徐凡聽說”退休”遠走美國去了. 現在又回到廣播電臺在週六的晚上10:00主持一個她最擅長的搖滾樂節目) Lynard Skynard 的 Free Bird和 Simple Man﹐Led Zeppelin 的 Stairway To Heaven (Do you hear laughter?)﹐Bob Dylan 的 Like a Rolling Stone 都是徐凡常放的歌.

一接觸到徐凡的純搖滾取向的廣播節目, 簡直比從黑白電視上目睹阿姆斯壯在月球上跨跑第一步還要令我驚喜.

徐凡以一首最正宗的搖滾歌曲,“ Still I’m Sad”來做節目開場, 彷彿宣示此座搖滾屋有這樣的門禁規定: “只歡迎搖滾迷. There is only Rock & Roll.”

這首搖滾迷不會錯過的經典出自Yardbirds 1965 的合集”Having a Rave Up”. 由鼓手Jim McCarty及貝斯手Paul Samwell-Smith合寫的僅長約2分57秒的純演奏曲. 這張”Having a Rave Up”是60年代非常重要的一張搖滾作品, 因為它預告了重搖滾, 迷幻搖滾, 甚至是藝術搖滾(Art rock)的誕生, 同時也是吉他聖手Eric Clapton在Yardbirds的最後一張專輯.

不過, 徐凡很聰明地放了另一個長3分51秒的Rainbow版本. 取自1975年當時還是Deep Purple 吉他手 Ritchie Blackmore的debut專輯 ”Ritchie Blackmore's Rainbow”. 急吐如蛇信的吉他與舖天蓋地而來的鼓聲, 每晚七點鐘一到讓搖滾迷拋開手中一切乖乖的坐下領受一日一次的搖滾洗禮.

對各類排行榜的口味就越來越差, 會奇怪這樣難聽的一首歌怎麼會爬到第一名呀. 收聽中廣, 余光以Billboard為主的節目的時間銳減, 只因為DJ徐凡對在流行樂的狂流中即將溺斃的我拋出了救命的橡皮圈--純粹以搖滾專輯為主體的音樂節目. (見摘錄徐昌國先生所寫的DJ徐凡)

大雜燴式的合輯已經如同上週的頭條新聞般引起不了我太多興趣. 我集中時間與財力, 把那些喜歡的, 不見得是進入排行榜的團體和歌者, 從近期的到早期的先後次序一張張專輯收藏. 緊接著是卡帶被CD取代的年代, 手上的西洋搖滾CD專輯愈堆愈高, 從此再也不碰收音機排行榜之類的東西.
===============================================
最具人文精神的DJ徐凡乖乖牌中文教師竟然是二十三年的老搖滾客

文/徐昌國

你聽廣播嗎?1987年﹐英國搖滾樂團「史密斯」(The Smiths)在他們的歌曲「恐慌」(Panic)堣@共唱了三十三遍的「吊死DJ」﹐ 可以見得﹐該團的主唱莫里斯(Morrissey)當時沒事一定常聽廣播﹐而且聽得很不舒服﹐因為「他們播放的音樂﹐跟我的人生毫不相干」。

他們播放的音樂﹐跟我的人生毫不相干?莫里斯想吊死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只因為在廣播節目裡他聽不到他想聽的音樂。 這種失望和台灣的搖滾樂迷是相同的﹐沒錯﹐有人說Rock *n* Roll will never die﹐但不知為什麼﹐當他們打開收音機後搖滾樂就全死了﹐有的只有輕音樂、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全美告示
牌前四十名歌曲*﹐如果你肯花二十四個小時去聽台灣的廣播節目﹐你會相信﹐少的可憐的搖滾樂節目真的是台灣廣播文化的異類﹐而會播放搖滾樂的DJ簡直是廣播人中的稀有動物。

在如此的文化和生態更教人驚奇的是有人至今不但做了二十三年的西洋音樂節目﹐而且更放了二十三年的搖滾音樂。 這個人是徐凡。

可以這麼說﹐就像談到西洋音樂節目會讓人聯想到史東、余光、陶曉清這些老廣播人一樣﹐現在年齡超過二十五歲的搖滾樂癡們﹐很少有人沒聽過徐凡這個人。徐凡做過的節目包括了過去在軍中廣播電台以及後來改名為漢聲廣播電台的「西洋歌曲」、「時代之聲」、「星光燦爛」和在中央廣播電台所主持的「青春舞曲」﹐在不同的時代堙M這些節目融入了許多搖滾樂癡的生活中﹐讓每一個夜晚或凌晨的空中點綴著搖滾的聲音和心情。

出身於軍人家庭的徐凡從小學便開始迷上收聽廣播節目﹐一直都不喜歡看電視的她常常拿著隨身的小收音機﹐收聽電台播放的廣播劇和古典樂節目﹐當時的這份興趣也注定了徐凡日後與廣播所結下的不解之緣。大學聯考後徐凡選擇進入輔大中文系就讀﹐二年級暑假時﹐透過父親的介紹﹐徐凡開始在軍中廣播電台主持了一個每週一次的節目﹐名字就叫做「西洋音樂」。

第一次接觸廣播圈的徐凡選擇了搖滾樂做為節目進行的主軸﹐為什麼喜歡搖滾樂呢?徐凡說這種傾向歸因於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興趣﹐雖然她學的是中文﹐但她對英語超乎常人的喜好與感應度也間接導引她走進搖滾樂的世界。

===============================================
無可否認的, 啟蒙我開展我西洋樂32年快樂歲月的有三首歌. 到今天為止, 對它们的印象仍像昨天一般鮮明立體.
==================================
Billy Joe
1976年的Turnstiles專輯中第一首打入Billboard Top 17的單曲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一開場強勁辛辣的鼓聲很有自信的擂起, 讓流浪在LA多年的 Billy Joe決定回到他最熟悉的New York City. 頗有”長鋏歸來乎, 出無車”的遺憾.
================================
Bobby's drivin' through the city tonight
Through the lights in a hot new rent-a-car
He joins the lovers in his heavy machine
It's a scene down on Sunset Boulevard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Johnny's takin' care of things for a while
And his style is so right for troubadours
They got him sitting with his back to the door
Now he won't be my fast gun anymore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Chorus:
Movin' on is a chance you take
Any time you try to stay - together
Whoa
Say a word out of line
And you find that the friends you had
Are gone forever
Forever
So many faces in and out of my life
Some will last
Some will just be now and then
Life is a series of hellos and goodbyes
I'm afraid it's time for goodbye again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Say goodbye to Hollywood
Say goodbye, my baby
=================================
==================================
Linda Ronstadt
1977年發行的三白金專輯”Simple Dreams”中一支Top 5 暢銷單曲: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非常淺顯易懂, 任何人 (國中生就可勝任) 可輕鬆哼著它的chorus部, 但那時13歲的我實在無福消受歌詞所鼓吹的: “勇敢地去談場戀愛吧, 呵呵, 這太簡單囉.” 對我幼稚脆弱的心靈, it is not easy at all.
================================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People tell me love's for fools
Here I go breaking all the rules
Seems so easy
Yeah, so doggone easy
Oh it seems so easy
Yeah where you're concerned
My heart can learn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Look into your heart and see
What your lovebook has set aside for me
It seems so easy
Yeah, so doggone easy
Oh it seems so easy
Yeah where you're concerned
My heart can learn
Oh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It's so easy to fall in love
=================================
==================================
J D Souther
1979年發行專輯”You're Only Lonely”的”You're Only Lonely”濃得化不開的對自己自憐的情節也曾讓我動容.
================================
AND WHEN YOU'RE FEELING LONELY AND SMALL,
YOU NEED SOMEBODY THERE TO HOLD YOU.
YOU CAN CALL OUT MY NAME...WHEN YOU'RE ONLY LONELY,
NOW, DON'T YOU EVER BE ASHAMED, YOU'RE ONLY LONELY,
WHEN YOU NEED SOMEBODY AROUND ON THE NIGHTS THAT TRY YOU,
(REMEMBER) I WAS THERE WHEN YOU WERE A QUEEN,
AND I'LL BE THE LAST ONE THERE BESIDE YOU.
SO YOU CAN CALL OUT MY NAME...WHEN YOU'RE ONLY LONELY.
NOW, DON'T YOU EVER BE ASHAMED, YOU'RE ONLY LONELY,
WHEN THE WORLD IS READY TO FALL ON YOUR LITTLE SHOULDERS,
AND WHEN YOU'RE FEELING LONELY AND SMALL,
YOU NEED SOMEBODY THERE TO HOLD YOU.
SO DON'T YOU EVER BE ASHAMED, YOU'RE ONLY LONELY.
AH, YOU CAN CALL OUT MY NAME...WHEN YOU'RE ONLY LONELY,
WHEN YOU'RE ONLY LONELY...
AH, IT'S NO CRIME...DARLING, WE'VE GOT LOTS OF TIME.
AH,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YOU...
DARLING, I GET LONELY, TOO.
SO IF YOU NEED ME, ALL YOU GOTTA DO IS CALL ME.
YOU'RE ONLY LONELY
================================
最後補充一些關於
1977年西洋流行樂界一些大事.

當時我沒錢買卡帶或黑膠唱片之類的奢侈品, 課餘忙著打桌球及籃球, 對西洋樂才入門, 沒幾個團叫得出名號. Billboard專輯榜內卻是熱鬧好戲連台.
==================================
Fleetwood Mac 的“The Rumors”蟬連28週冠軍寶座, 這張英式搖滾專輯到今天為止光在美國共賣掉1900萬張. 但在該專輯籌備錄製階段, 五名團員都遭遇空前的困難. 吉他手Lindsey Buckingham 與主唱Steve Nicks終於分手了. 鼓手團長Mick Fleetwood 剛與太太離婚; 更扯的是貝斯手John McVie也趕流行與鍵盤手Christine McVie離婚. 在這樣悲慘謠言滿天的情況下, 團員還是奮勇將唱片錄製完成發行, 不料“The Rumors”竟然叫好又叫座, 成為傳世的搖滾經典, 也成為這五人的救贖之作!

==================================
同時間相互於榜內輝映力拼高下的是另一個搖滾天團, The Eagles. 他們的這張“Hotel California”維持了8週冠軍, 迄今在美國賣出1600萬張. 如同Fleetwood Mac 的“The Rumors”一樣, 都在1977年推出他們最經典的代表作. 稍早一年的1976年, Eagles的”Their Greatest Hits (1971~1975)”更是瘋狂熱銷, 直到今天在美國總共賣出2900萬張, 僅次於剛剛離世的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
==================================
最令我佩服的是Fleetwood Mac和Eagles 這些加起來好幾百歲的老骨頭在32年後的今天, 還沒有解散哩, 除了活力充沛地巡迴世界演唱外, 幾年內仍推出全新作品一饗新舊聽眾.

“Rock & Roll will never die, won't it?”

星期三, 7月 01, 2009

自來水博物館

===============================
自來水博物館 simple facts:

位於臺北市公館地區,一棟巴洛克歐式風情建築,宛如置身於歐州國度裡,自來水博物館原為臺北水源地唧筒式,建於1908年,於民國82年經內政部列為3級古蹟。當初在規劃自來水博物館時,想不到意外成為婚紗攝影熱門的取景點,電視咖啡廣告似曾相似場景,吸引無數遊客造訪。

===============================
今天又是白雲主宰天空的一日, 夠熱; 但天老爺遲遲下不了決定是下雨趕人, 還是送我一個big blue sky.

祂就那麼彆扭的杵在那裡...索性集中鏡頭焦點在博物館外多如家具展覽會清倉拍賣品的 Ionic 柱, 柱頭, 牆上的浮凸雕飾; 拱型窗.

一對對婚紗外拍的新人; 老師前後押著, 帶隊參觀的小學生群; 散客如我的也不少; 還有大概是偶像劇的外景搭起軌道和攝影機準備錄影的人們....

古希臘柱式-解釋:

希臘的廟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額枋、簷部的藝術處理基本上確定了廟宇的外貌。希臘建築在長期的推敲改進中穩定了一整套做法後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各有自己強烈的特色

愛奧尼(Ionic)柱式

産生於小亞細亞地區,特點是比例較細長,開間較寬,柱頭有精巧如圓形渦卷、柱身帶有小圓面的凹槽,柱礎爲複雜組合而有彈性,柱身收分不明顯,簷部較薄,使用多種複合線腳。總體上風格秀美、華麗,具有女性的體態與性格

最後這句話寫得很值得玩味!

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