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5月 06, 2011

張學良, 滿洲國, 諾門罕戰爭
===================================
有真愛趙四小姐陪伴到100歲的張學良在十多次被蔣介石到處遷移的不自由的幽居歲月中, 最大的樂趣是種菜, 下廚. 釣魚, 打網球. 寫詩與讀明史.

張學良非常愛讀明史.

明史呵?

張學良常想著1931那年該不該下令東北軍 "不發一槍一砲的不抵抗" 讓日本關東軍幾日之內以 "九一八事變" 全面佔領了東三省. 之後成為日本入侵中國的補給, 訓練, 移民的基地.

1932年日本也不至於成立滿洲國.

至少不那麼早.

1939年也不至於與在蘇聯的支持下於1921年宣佈獨立的蒙古國在諾門罕打了一場有限規模的哈拉哈河邊界戰爭.

諾門罕戰爭從未出現在台灣或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中. 我也只在村上春樹的史詩小說 "發條鳥年代紀" 中讀到過部份的故事與角色.

相對於二次大戰其他戰役, 諾門罕戰役是一場名不經傳的戰事. 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戰事發生前, 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不休.

北進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 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 而南進則是以海軍艦隊為主, 奪取覬覦已久的東南亞資源. 特別是荷屬印尼巨大豐沛石油產量.

諾門罕戰役的失敗證明了蘇聯紅軍機械化部隊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不可挑戰的. 日軍參戰兵力前後相加超過7萬人, 在短短四個月的戰事中戰死8440人. 蘇聯部隊死亡人數約為七千人, 超過一千人失蹤, 另外一萬六千人受傷.

就某種程度而言, 諾門罕戰役導致日本軍部最終壓倒性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

最後導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正式向美國宣戰, 和1945年的戰敗與無條件投降.

張學良成就了西安事變之外, 還導致了日本關東軍慘敗蘇聯的諾門罕戰爭. 以及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與偷襲珍珠港. 以及美國不得不宣戰, 日本吃了兩顆原子彈及天皇無條件投降.

愛讀明史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