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0, 2010

我也從白象王國來 (12/28~12/31 台北--曼谷--Ayutthaya)

=======================================
Chap 4. Smooth As Silk, 曼谷的廟與阿瑜陀耶 (Ayutthaya) 古城

說起最早對泰國的第一印象是遠在泰國國境之外的由桃園飛曼谷的泰航航班上得來的.


其中一位泰國空姐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她的光澤而富有彈性的咖啡色皮膚, 烏黑靈活的大眼睛, 有些靦點保守的露齒笑容, 帶有特殊捲舌鄉音的英文. 尤其是讓人眼睛無法移開的以細膩精緻花紋, 紅, 黃, 黑三色相間混合的傳統泰絲剪裁而成的連身過膝裙裝. 這些像大人版的樂高玩具拼湊組合後, 讓她像是曼谷12月天的太陽一樣讓人熱力四射無所遮蔽, 一方面極盡挑逗的欲拒還迎.


視覺上, 可說無可挑剔.


機能上, 泰絲服飾一方面方便空姐們飛機上的穿梭走動服務, 另外亦透氣通爽. 在電影 "安娜與國王" 裡, 港星周潤發也是穿著這種華麗的泰絲服裝.


進了曼谷市幾天下來竟然再無機會看到曼谷人街上穿起這種據稱由貴族及有錢人所偏愛的泰絲織品. 倒是有天在 BTS 上一對國外金髮母女各穿著一套清涼露肩的泰絲手工漂染的套裙, 坐在整車像一堆廉價的外銷成衣工廠的折價貨中, 就好比 Siam 站 Central World 牆上看板中的model一樣搶眼.


泰絲這門藝術因為並不為當代泰人重視而瀕臨失傳, 在二戰後由一位美國人 Jim Thompson 改良生產技術並招募日益凋零的機師, 才得以讓與中國絲齊名的泰絲能繼續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Jim除賺到大量財富外, 也贏得了 "泰絲大王" 的稱號.


難怪泰航以這句 " Thai, Smooth As Silk" 作為其航空公司享譽國際的CI, 真是太精準而貼切了.


此種最可遠溯自13世紀暹羅人種桑養蠶織布鏤花的傳統工藝的極致單純, 幾乎就是整個泰國從宗教, 政治, 到人民一脈傳承的縮影.


特別是, 追求單純這項動機強烈反映到宗教與信仰上有形與無形的東西上頭.


最初, 遠遠看到任何一座泰國寺廟, 一種很寧靜特殊的心情會由然升起. 就像是入夜後將電燈開關關掉, 把Play 中的音響系統摁下靜音, 在怠速下將汽車的空調關上車窗緊閉, 無人的游泳池畔往返的碎波瞬間停下的那種"還有溫度地活著但已全然靜下來"的感覺.


先聲明, 這跟它的教義扯不上任何關係. 儘管泰國佛教只有唯一經典, 南傳大藏經. 是傳入斯里蘭卡後, 因為戰爭而記載下來的, 後來的南傳佛教只使用此經, 無使用其他經典. 相形之下, 中國佛教如繁星般的各式經典, 與教派複雜到像各地的方言一樣, 可說人人一把號, 各吹各擂.


中國寺廟建築的內部像進了大觀園一樣讓人眼花撩亂.


從中門前像史前巨獸般的銅鑄香爐, 信徒奉獻刻有姓名的左右蟠龍殿柱, 敘說佛教故事的琉璃壁畫, 金身佛像與陪祀的菩薩, 獻祭貢桌的三牲禮, 加上藏傳佛教獨有的歷任活佛, 法王與大宗師等等的塑像與畫像, 將一個原本像塗染各色顏料與釉彩的美術館場弄得更紛亂擁擠. 篤篤篤篤的木魚聲, 晨鐘與暮鼓將焚香遼繞的美術廳變成音樂劇場般熱鬧.


比泰國廟擁擠熱鬧200倍的地方.


泰國是屬於南傳的小乘佛教, 與流行於中國的藏傳佛教與中原的大乘佛教有天差地遠的不同.


我的初步印象, 泰國寺廟看起來不屬於很健談很聒噪的那種寺廟. 中國人的廟卻沒有"佛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 是很有人情味, 且很市儈的一個地方. 廟內活動從焚香, 禱告, 念經, 祈福, 去邪, 解運, 消災, 點平安燈, 去太歲, 批流年, 甚至算命, 所謂信徒們有需要的凡塵俗事幾乎全都包辦了.


這樣看起來, 中國佛教為了順應聽世音以渡化眾生的大乘佛教教義就有"不得不入世而為"的苦衷. 也因如此, 那比起泰國佛寺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顯得可親多了.


中國和尚可以手持金銀, 泰國和尚則因戒律禁止而不碰金錢之事. 所以在台灣與大陸常有假和尚托跛化緣騙錢的景象在曼谷街頭你是不會看到的. 可想而知, 泰國出家人應該比中國和尚更容易揮別七情六慾, 只因單純簡化的教義, 寺規與戒律. 事實上, 泰國出家人也擁有更高一等的社會地位與尊重.


泰國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布置更可再次印證這種從內而外的為超然而單純的意識流動.


泰國的廟大的驚人. 寺內瑬金金身或灰黑色石雕的大小佛像數目更是驚人.


最出名的算是菩提寺 (又稱臥佛寺). 菩提寺在拉瑪一世修建時曾收集約1,248尊殘破且大小不一的佛像, 並召集技工補修佛像. 加上菩提寺佛塔數量也是全國之冠, 因此菩提寺也有"萬佛寺"的稱號.


佛寺佔地的面積廣大, 像無從規劃的原始森林般經常讓人失去方向感.


泰國的寺廟不是普通的高. 不管是小座的佛像 (像是大皇宮內玉佛寺一公尺不到的翡翠玉佛), 還是在臥佛寺內橫躺著光是頭部就高達15米, 體長46米的巨大臥佛, 都搭建非常高的廟宇供奉這些佛像. 中國或台灣絕不算寒酸的寺廟比起它們, 好比是籃球場上發育中的國中生對上美國NBA的黑人7呎中鋒的感覺.


進入一間寺廟, 人們首先需走過一道道短圍牆隔開的方形廣場. 廣場似乎沒有任何優先次序與孰先孰後, 就像大型積木一般一個個捱著併排堆著. 在那裡進出的邊門很多, 我怎樣也弄不清楚如中國建築很容易弄懂的座向與進出方位, 簡直如迷宮般經常一下子就迷路不自覺重複地繞原路走.


抵達曼谷第二天上午參觀的菩提寺擁有4大座佛塔和以金箔或彩色磁磚裝飾的91座小塔. 根本無法走完全程, 既沒有雇用導覽到最後也失去興緻了.


散佈佛塔的廣場之中沒有種植太大型的樹木讓遊客焦點不集中. 仰頭瞇起眼望去比藍天與鬆散的浮雲略顯低矮的就是這些鑲嵌青, 白, 黃, 藍四種磁磚尖聳挺拔的佛塔. 在一座座早年國王修建的四色磚與金漆堆砌成的黃金色佛塔那高達30米的塔頂基座上方因為年代已久像皺紋般滲透出風雨日曬的窘態與裂隙. 在裂縫裡紛紛叢生著像原始部族戰士出征前頭上插著綠葉的樹枝與短草.


佛塔海螺紋路的尖頂像是支未盡戰功的鏽色倒立長矛, 以尖刺指向無窮遠邃的天空. 又像是超現實的無線電波發射器將眾生的禱語與祈望源源不絕傳送給不知遠在天邊或是近在耳旁的神佛.


完全不見任何人員從事修剪枝葉灑掃鋤草之類的雜務, 這在台灣的廟宇是不可能發生的景象. 台灣寺廟為了迎接香客與信徒, 對於廟裡外門面這檔子事比起40歲的中年婦女的臉容除皺去斑美白可是還要更敏感更需要細心照顧的. 這兒看起來有點讓它自滅自存的消極態度, 看得Cliff覺得可惜了. 還號稱 " 9 Wonders" 呵.


再天高地大的天然或人為奇蹟實在禁不起惡劣環境氣候的長期迫害的, 更何況繼承人有心無力. 啊, 浪費了.


或許有野鳥築巢的關係, 邊走邊聽到啁啾的鳥叫聲與看到它們撲翅閃著陽光進出佛塔陰影中的身形. 每座佛塔正前方的入口階梯顯得非常狹窄陡峭, 難道古代君王與和尚們都是經由如此憋腳的入口閃身踏入塔心內更暗更令人不悅的斗室內敬拜佛祖嗎?


這類功能性遠低於宣示性與炫耀性的佛塔有些像古代兩軍交戰純粹以火器數量取勝的意味. 是否殺戮越大的暹羅王傾向於立起更大更高數量更多的佛像與佛塔以求得內心的平和與心安? 完全不得而知.


這些無所遮蔭的林立佛塔, 全都繞著手拿像機戴著黑色墨鏡的觀光客. 當地禮佛的信徒甚少走近佛塔邊, 他們全都進入供著佛陀雕像挑高而突顯出空氣感的佛殿裡跪著祈福.


下午去大皇宮內的玉佛寺.


矮小如泰國人的玉佛 (不滿一公尺卻價值連城) 被約10公尺高貴華麗的蓮花寶座高高捧住, 遙遠的將人群隔離在外圍. 這種看得出來被刻意經營的距離感與階級隔闔讓我極不適應.


泰國的佛太神秘而不可親了.


入內參觀的民眾, 不管是信徒或觀光客全都得脫掉外鞋赤腳入到異常空曠的大殿, 像贖罪般低下身子找到空位就跪坐定位. 我瞧了四周與前後, 信徒们弓腰以頭磕地, 雙手嗑十, 兩眼緊閉, 口中默禱的不變姿勢與距離他們數十公尺遠及十數公尺高的佛祖心靈相會.


大殿裡沒有披著土黃色, 偏袒右肩, 無袖袈裟的和尚的蹤影, 但有位中年人警察以很威權的語氣不時要求進殿的信徒與觀光客"身子低一點", "趕快坐下來", 或 "腳不能指著佛像" 之類維持著已經可寫進教科書裡頭的優良秩序.


為什麼是著制服的警察維持秩序呢? 這可是佛寺啊, 不是嗎? 我们可不是小學生, 更不是罪犯.


這點Cliff很不認同呢.


我無法想像台北民權東路上的行天宮, 雲林北港媽祖廟或是西藏拉薩的大昭寺哪天湧入的萬千信徒與進香客發現竟然有穿制服的警衛 (更不論是配手槍的警察) 在大殿吹哨維持秩序.


似乎千百年來帝王威權與封建制度遺留下來的階級意識並沒有隨著泰國現代化的進程而消失, 反而從信仰與宗教中汲取重生的養份依依不離.


在十四世紀阿瑜陀耶王朝 (Ayutthaya) 頂峰時期所建造的這大群落建築包括臥佛寺與佛塔, 在不曾遲疑的日照中見證了泰國古代的君王們窮兵黷武汲汲擴張版圖的野心與戰功. 每次出征前君王必會率領文武百官前往最大的佛塔前誓師, 並祈求佛祖庇祐他們能凱旋而歸. 戰爭結束班師回鄉時, 君王也會在佛祖前跪謝祂的護佑與法力的靈驗.


讓古代暹羅王屢屢踏上嗜血征途的不就是這種以天命自居與佛祖一定保佑的帝王情結嗎.


曼谷的第三天搭上台灣20年前就已經淘汰的類似 "沒有空調每站都停的對號快" 火車前往北方80公里遠的阿瑜陀耶大城遊覽. 朋友說這座古城逛的人不多, 有別於曼谷市的線性般繁榮的乏味. 火車票一個人去程18元, 回程20元, 單程走了將近2小時才到.


阿瑜陀耶王朝 (Ayutthaya) 第一任國王拉瑪鐵菩提一世於1350登基, 此君一共在位19年. 很奇怪的是, 他對當時高棉帝國的吳哥城特別情有獨鍾, 次年1351就開始征伐位於北方信奉婆羅門教的吳哥王朝. 這個可憐的吳哥城從此被阿瑜陀耶王朝歷代君主多次劫掠, 兩國結下理不清的血海世仇.


舉兵發難者就是這位建立泰國第一萬佛寺的拉瑪一世.


兩個位處中南半島的國家以長矛, 刀劍. 戰馬與戰象互相洗劫對方首都為復仇血恨的手段. 最後,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以眼還眼由新霸主緬甸興兵滅亡, 歷時 417年, 傳35位國王.


公元1351~1357年吳哥王朝首都吳哥城被拉瑪一世人占領長達六年.


1393年和1431年吳哥城又兩次為暹羅人所攻佔, 因此強烈的不安全感使得原本居住在此的吉蔑族人不得不選擇一個遠離危險地帶的城市作為重新開始的地方. 明宣德五年(1430) 暹羅再度入侵高棉帝國, 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 高棉人此東遷至今日的金邊, 建立了全新的柬埔寨王國.


中南半島的霸權由吳哥王朝落入暹羅人手中.


吳哥王朝的終結並不是柬埔寨的滅亡, 而是柬埔寨文明的全新開始. 因為當時古典的婆羅門教時代在小乘佛教的傳入與阿瑜陀耶王朝的武力入侵高棉帝國而結束了. 今日柬埔寨流行的小乘佛教文明從此誕生, 也就是說宗教在武力統一之下取得了一致性.


中南半島的風水像太平洋的低壓熱帶氣旋很快輪流轉向.


16世紀中葉緬甸籲王朝 (緬甸第二個統一的國家) 勢力迅速擴張, 成為威脅阿瑜陀耶王朝的另一個軍事敵國.


1549年緬甸東籲王朝進攻阿瑜陀耶王朝, 圍城四個月無法攻下阿瑜陀耶城而退兵.


1563年東籲莽應龍捲土重來提刀策馬再幹又入侵暹羅. 次年成功攻佔首都阿瑜陀耶城, 將泰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員和居民擄回, 另立傀儡王做為影子執政.


1568年11月因暹羅力圖擺脫緬甸的控制, 導致莽應龍又一次大舉進攻. 阿瑜陀耶城抵抗緬軍圍困達10個月之久, 終因內部叛變而陷落. 這次暹羅也嚐到他的對手所嚐到的苦果, 很悽慘得淪為緬甸附屬國達15年之久.


1591年到1593年彷彿是中南半島版本的少主中興的翻版. 阿瑜陀耶王朝第20代國王納瑞宣1592年底以泰軍主力與緬軍決戰於泰國廓沙拉. 結果緬軍大敗, 其統帥緬國王儲陣亡.


1594年納瑞宣陷柬埔寨吳哥王朝首都, 吳哥王朝成為阿瑜陀耶王朝的附屬國, 吳哥國王必須經過阿瑜陀耶國王加冕才能成為國王.


1758年 4月, 阿瑜陀耶王朝第32代國王病逝後短短3個月内便更换了三个君主, 给緬甸的入侵帶來機會.


1763年緬甸貢榜王朝孟駁率師進攻阿瑜陀耶王朝.


1766年孟駁的軍隊再次陳兵阿瑜陀耶城下, 將該城圍了14個月. 终於在1767年4月7日將阿瑜陀耶城最後一次攻破. 暹王阿迦達身亡, 三萬多居民淪為戰俘. 維持了400餘年的阿瑜陀耶王朝這次永遠走入歷史, 再也沒能重新站起. 之後建立的卻克里王朝也因不堪戰火騷擾將國都南遷至曼古迄今.


所有泰緬兩國交戰歷史的殘酷與無情的終結全都一幕幕刻寫在今日的阿瑜陀耶城廢墟裡.


緬甸軍隊攻陷城後像操作打卡鐘一樣熟練無誤地洗劫了暹人首都阿瑜陀耶城. 他們把皇室圖書館的藏品用作燃料, 以熔化佛像上的黃金. 基上還有不少石雕佛像, 只是全都被砍去了頭部. 傳說緬甸大軍攻陷大城後, 窺覬佛像頭部的鍍金. 所以把鍍了金的佛像頭顱通通砍去, 再把黃金熔掉帶走. 到處是斷頭斷手的燻得黑漆駡烏的佛像, 傾頹長滿雜草的牆壁與原先宏偉的土石基座, 倒塌下來再也走不進去的百年來無人聞問的佛塔.


昔日熱鬧的市集廣場上只剩下三三兩兩的遊客, 懷著一種紀念, 憑弔或大嘆一口氣的緬懷心緒. 泰國人心想戰爭終於結束了, 留下來這座可稱為"泰緬戰爭博物館"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對觀光客收取微薄的門票.


歷史 (或泰柬兩國共同信仰的佛祖) 很公平地還柬埔寨吳哥窟一個公道.


1860年法國自然學家 Henri Mouhot 將這座埋沒在森林中將近400多年的吳哥王朝都城發掘出來, 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自那時起, 在此遺址上展開一連串有系統的挖掘與科學探勘.


1992年, 吳哥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只比泰國阿瑜陀耶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時間慢了一年.


菩提寺 (又稱臥佛寺, 萬佛寺)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像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唯一未斬首的坐佛.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唯一未斬首的坐佛.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星期二, 1月 12, 2010


我也從白象王國來 (12/28~12/31 台北--曼谷--Ayutthaya)

*********************************
Chap 3. 曼谷捷運, 渡輪, 與湄南河


一進入曼谷的第一印象是, 交通肯定是曼谷市民與市長最為頭疼的一項民生問題.


從機場一路往市區昭拍耶河畔的 Hilton 飯店前進. 起先在高速公路上一切很平順的行駛. 大太陽, 熱烘烘如夏日的和風, 藍天與大面積的白雲很稱職的出現在我們四周. 旅行車頂扭至最大風量的風扇呼呼作響. 坐在前排同車前往其他飯店下褟的台灣小男生頭上的大汗一路到下車前都沒乾過. 典型的熱帶國家. 濕, 熱. 僅管是12月底了.


當車駛入市區轉走平面道路時, 交通的惡化像到達沸點的開水一般瞬間噴發出來.


不知從哪湧入道路的車潮把前方不算窄的三線道路像砌水泥牆一樣很堅固的堵住了. 時速幾乎降到零, 也不見事故標誌或修路警示號誌. 沒有理由, 沒有異常原因, 很單純的就像壞學生翹課一樣管它時間到了還是沒到就這麼塞起車了. 我們在高達攝氏30度的高溫下越來越焦急, 但一眼掃過所看得到的駕駛人不見任何焦慮與著急喲, 完全一派赤道民族輕鬆從容, 樂知天命的瀟灑態度. 而且根本沒聽到亂鳴的喇吧聲, 這讓我開始佩服起曼谷人.


表定40分鐘從機場到飯店的車程最終花了1.5小時. 有沒有搞錯, 沒發生任何車禍呢.


哇! 查了地圖才知首都曼谷旁的國際機場並沒有一條地鐵或空鐵連接市中心區. 這似乎有些落伍耶. 每年有超過1,400萬人來這個國家觀光, 是前來台灣觀光人數的將近五倍多哩. 不禁開始懷疑政府效能是不是有些問題.


一路塞著堵著, 且行且走. 穿行過一條條像巨龍般糾纏的高架陸橋及空鐵所繞行的區域, 進入許多掛著琳瑯滿目商品及招牌的商店街, 和走在路上為數甚多的歐美遊客的市中心時, 在牌坊與高架的廣告看板只見高高掛著醒目的泰王蒲美蓬各種尺寸的肖像. 曝光的密集程度彷彿是台灣縣市長競選時一樣的盛況.


唯一與郵票中的印象有所差異的是蒲美蓬很明顯地老了. 老了許多. 我也從看到郵票就眼睛一亮的小孩變成一個從沒再貼郵票寄出任何一張聖誕卡或生日卡的歐吉桑了. 唉, 老天很公平. 只要還在呼吸的人, 管他是個白髮蒼蒼的老頭, 還只是留著鼻涕的黃毛小鬼, 都以不超前不落後的步伐每24小時老上一天, 每經過春夏秋冬老上一歲.


被爆滿的各式機車汽車與空污問題搞得很頭痛的曼谷市, 與現在的泰王蒲美蓬同樣讓人覺得老態龍鍾, 欠缺國際觀光大都會的活力與氣度.


曼谷人十年來建造了地鐵與空鐵來解決大部分市內交通擁塞的問題.


我們這三天進出都是搭乘兩條空鐵與一條地鐵所交錯成的""字型的捷運系統. 先由只能投硬幣的自動販賣機購買當次有效的磁卡車票, 若硬幣不夠就拿紙幣去跟零錢窗口內面無任何喜怒哀樂表情的職員去換.


為何不設置台北捷運站到處都有的零錢兌換機呢?


沒有人能說明為什麼連一部都沒有. 難怪這些死守窗台枯等乘客換零錢買車票的輪班職員的心情就像台北自強隧道的照明一樣永遠晦暗不佳. 簡直像是戴上同一付面具的臉對國際觀光客會留下哪種印象就不得而知了.


曼谷空鐵 (俗稱BTS) 的班距蠻快的, 但談到車行速度就遠遠輸給咱台北捷運 (MRT)了. 捷運速度的差異反映出兩個首都城市性格與調性的逽大距離.


台北為擁擠而性急, 曼谷為擁擠而形慢.


台北講究系統化的快狠準. (記住目的是快狠準) 從複雜的單行道, 尖峰時段調撥車道, 應運而生的一堆數不清的迴轉道, 公車專用道, 計程車隨時可停可上下車, 捷運的各轉運站行人那種媲美作戰行軍的速度. 近年來更規劃一條條漆著綠漆的單車專用道. 說起來通通是便民措施, 但對大部分開車族與用路人來說, 不走錯路是很傷腦筋的事. 最具代表性的是MRT捷運系統及市公車的起檔加速與煞車減速進站, 常讓乘客東倒西歪站不住腳.


在曼谷, 凡事慢慢來.


是一種理所當然, 心安理得的慢. 走路逛街, 搭渡輪過河, 點餐上菜, 結帳買單, 上按摩店做泰式按摩, 聊天說話, 甚至連路人打哈欠的姿勢都慢了一拍. 捷運當然也慢.


有時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真的只剩下秒針一秒秒劃過的時間一樣快而已.


根本可以這麼說. 曼谷市, 生活在曼谷生活區的所有生物, 與以時間為尺度衡量的一切活動與行為都被一隻看不見的手給撥慢了. 只有時鐘還是準的.


我們最常坐的BTS Silom Line在某幾站中間的速度簡直像即將因機械故障要停下來的班車一樣, 讓人摸不著頭腦. (僅限於我與太太會有些猴急得東張西望, 泰國人完全不當一回事呢.) BTS的每一截車廂牆上掛著小小的液晶電視, 幾乎所有的泰國人都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裡頭的每個畫面. 他們一上車後是如此的著迷得看著螢幕, 以致於你會誤認為那是個累積獎金10億泰銖的大樂透開獎的實況轉播. 我也趁機樂得將車上的乘客狠狠的瞅著, 一點也不會像坐台北捷運一樣不知眼光要往哪處看才不會不禮貌.


任何時段BTS line都擠滿操外語口音, 金髮碧眼, 和拎著相機, 扛背包, 看著地圖的國外觀光客. 有時你會突然忘記身處何地那種很不切實際的感覺. 這是哪裡啊? 歐洲的德國漢堡? 還是美國的洛杉磯? 曼谷! 最不可能竟是曼谷.


我有理由相信, 曼谷捷運線是專為每年湧入的1,400萬名國際觀光客所鋪設開通的.


泰國2008的人均GDP 4,115美元, 而佔泰國 15% 人口的曼谷市GDP佔了泰國 44%. 曼谷人均 GDP 13,000美元, 是全泰國人均的3倍多. 其中最重要的旅遊業佔泰國整體經濟的10%.


台灣 2009 人均 GDP 初估為 15,000 美元左右 (因金融風暴跌回五年前的水準. 2008 年達到歷年最高的 17,116美元), 是泰國人均的3.7倍. 台北市人均GDP幾乎是台灣人均的3倍, 高達48,000美金. 全亞洲僅次於東京的65,000美金.


回頭看曼谷BTS line. 距離最遠票價最貴的區段要價40元. 台北MRT最遠最貴的是55元. 不管以全國人均或首都城市人均兩個數字相比較, 曼谷BTS票價絕對是貴了. 而且是很貴很貴. 每一站才剛加速就減速進站, 站距也比台北捷運短很多. 不過一出曼谷BTS某些大站一路接上昂貴豪華的名品百貨與超大型購物中心舒適空橋的那種便利與氣勢是目前台北所難以匹敵的.


不管如何, 坐捷運在曼谷自助行是安全便利而便宜的最佳方式. (比起搭沒空調不關門的市公車與沒機會坐的計程車)


另一項曼谷遠遠超越其他城市的是湄南河所帶來的浪漫風情與情趣.


交織密佈如蜘蛛網的湄南河將曼谷塑造成無比懷舊又摩登先進的觀光之都. 尤其這次入住的Hilton就是一間鄰著西岸河邊碼頭立起高聳20多層, 景觀一望無際壯觀美麗的五星級飯店. 每天打開整面牆大的窗簾, 可看到由北往南流去像舖滿萬千細鑽般閃著粼粼波光的湄南河, 兩岸新舊雜陳的各種建築, 旱地拔起的觀光旅館, 老舊船屋與忙碌穿梭碼頭的客船, 閃著金色陽光的寺廟與讓人徹底放鬆的藍天與浮雲.


所有河濱景觀飯店都擁有定時往返 BTS Central Pier 站與自家碼頭的免費接駁船供住宿客人搭乘. 每天早上吃完奢侈美味的buffet後就搭乘插著藍色飯店旗幟的接駁船進入市區轉搭空鐵. 入夜後, 在全曼谷都沉醉在五色霓虹的醉人夜景中再回到Central Pier 搭船回飯店休息.


說不方便也真不方便.


但奇怪的是, 就是這種 "不得不" 慢下步幅走路, 慢下來欣賞河濱水景, 慢船像千百年來一成不變地一站站靠岸, 上岸, 上船, 在臥佛寺, 中國城, 大皇宮留連徘徊的回憶最叫人難忘.


儘管泰國近年來取得政治與經濟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與成就時, 最應該回頭審思與感謝的還是這條曾經灌溉供養千萬泰國人民的母親河--昭拍耶河.


昭拍耶在泰語的意思是"河流之母"之意, 華語取直接音譯的湄南河. 湄南河全長1,300多公里, 它的源頭最遠可以追遡至中國青藏高原冰川, 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之一. 雨量充沛且定期泛濫使得湄南河下游5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平原非常肥沃, 被譽為 "泰國糧倉".


文明與繁華, 往往傍水而興. 由昔日農耕年代轉變成兼負舟揖與觀光雙利的昭拍耶河, 在21世紀的今天為曼谷注入源源不竭的活水同時也提供了遊客如我為什麼在"曼谷.慢活"的最原始動機.

昭拍耶河豐富了曼谷的嫵媚多采各種大小渡輪與客輪滿載遊客穿梭在湄南河上與縱橫密佈的渠道裡頭藍旗的Hilton專用交通船往返飯店碼頭與Central Pier碼頭, 遊客再轉乘BTS進市區或搭橘旗客船往其他碼頭船首吊著黃色花串俗稱Hard Tail的快船非常靈活地在河上與小運河中馳騁, 要價不斐.湄南河不寬嘛, 從飯店碼頭到下游對岸的Central Pier不"塞船"15分鐘就夠了.舉世聞名的半島酒店交通船與碼頭同形式的重簷歇山船頂是最豪華, 最有特色, 且班距最快的.Central Pier又稱 Sathon Bridge Pier, 這幾天像上家裡廁所一樣不知進出多少次囉.典型的泰國曼谷風情, 潔白的建築與大面積的白雲與無際藍天. 12月幾乎不下雨.市區塞車即景. 沒有惱人的喇吧聲喲, 但廢氣讓人心情低落. 曼谷政府真該做些類似北京採用天然氣公車的方法解決可怕的空污問題.白天與夜晚一樣車碰車人擠人.樹立著超高聖誕樹的高級百貨公司, 路過的行人多過顧客, 職員也比顧客多.曼谷河景飯店的游泳池有1.3米深, 曼谷市區河濱景色一覽無遺. 早上空無一人, 三天來只進去這一次.碼頭一景
半島飯店接駁船正要離開專用碼頭.河的對岸擁有非常多陰暗與陳舊的老建築, 有民宅, 船屋, 教堂, 寺廟與廢墟.應該是教堂或政府機關之類英國殖民地時代留下來 (或受其影響) 的具有高聳鐘樓與對稱迴廊的哥德式建築.這位老兄就不用Cliff多說明了. 只能說人還活著就這樣子, 那萬一....(不知他與皇后, 貴妃們平時做什麼消遣? 騎腳踏車遊皇宮?)泰國衫一樣鮮豔奪目的舢板正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