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游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游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三, 5月 09, 2012

在台北星巴克遇见S.H.E.

========================
正经的说, 这一家位于台北市民权东路上的星巴克是一间没有休闲气氛的都会型星巴克.  

连带它引领风骚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让一个纯粹喝一两杯研磨咖啡的地方像极了电视广告片段里一个充满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场景.

也可以这样描述, 就算是店头正在播放Tony Bennett 那一类松弛肌肉的爵士标准曲, 你会有"马上起身迫不及待去完成一件什么任务"的心情.

感觉上每个来这里落坐的客人都是来这家咖啡店"上班"的.

梳装整齐的头发, 男士们打着银灰色的领带, 素色的夏季衬衫搭配深色西装裤或牛仔裤, 足下蹬着可反射灯光的皮鞋.

几乎都戴着同一个脸谱的眼镜. 深色塑料镜架, 不夸大, 中规中矩的sales type. 胡须如停车场的草平修剪一样整齐. 

女士们清一色的穿着裤装或是竖领的连身套装, 容量大的可塞进睡袋的大肩包.

最统一的特徴是每个人在咖啡杯旁都放着的笔电. 是传统式的折叠型笔电. 

跟在大陆(无锡四家我经常停泊的)星巴克所看到以手机勤快的收发短讯, 以iPad平板电脑一会立起一会打平的玩电动, 流览网页, 看照片的景象截然不同.

而且似乎是相约好所以三三俩俩坐在一起讨论事情的情绪非常高昂, 以吵闹程度而言绝对可排名在前三名的星巴克门市.

我这才恍然大悟, 星巴克本就是针对银行行员, 证券公司,  保险员, 业务员为市场而崛起的"边喝咖啡, 边敲定公事"的一种利基场所呀.

像我这个穿着圆领杉, 长到膝盖的短裤, 脚下踩着一双红色休闲越野鞋的人简直是异类.

我照了几张相片, 在吧台的高脚椅坐着喝手里的去冰拿铁. 

一整块厚实的台湾楠木做成的L型咖啡吧台还是这辈子第一次在印象中每家装潢摆设都雷同的星巴克看到.

"楠木喲, 那很珍贵呀. 在中国是古代皇室御用的木材." 在我面前忙着煮咖啡的女店员有点喘着气的介绍着这一间与众不同的星巴克时我回应着.

女店员其实已经够忙了. 

不知怎么回事, 这间民权店已坐定的客人不怎么走, 所以后面进来的客人绕了一圈后耸耸肩只好选择外带.

"你的相机看起来很好哟." 女店员看着我搁在楠木桌上的Sony A900时开了口.

像是免费的导览, 她为我大致介绍这一家标榜"绿建筑"概念的星巴克. 期间她煮好了6杯各式咖啡, 烤了3个三明治, 两个乳洛蛋糕. 以及三杯热开水, 一个外带纸袋.

雨水回收系统可将雨水用来浇灌花草, 以及门市地板的清洁.

回收再生的H型钢梁.

据称设计师亲手制成的四盏瓦楞纸灯罩, 与光电感应式灯具.

可自动偵测空气干净与否的空调系统.

由于全面采用省水水龙头, 因此上厕所后洗手时间拉长了.

在正中央保留有一个8坪大, 以5米高落地窗区划的露天座位区, 整间门市的光线比其它星巴克充足许多,  电费因种种措施节约30%.
大量以天然竹片包覆所有的厕所木门, 侧墙与柜台前的长桌, 以及台湾楠木拼成的16人大长桌与L型吧台. 积极的在冷调的钢铁与玻璃窗之间无间隙的混入如拿铁般暖和的元素.

在不对外开窗的壁面采用价昂, 吸水与排水性著称, 号称会呼吸的"清水模"墙壁. 并以温暖且融入店内原木材质的木纹线条处理.
总体而言, 虽是贩卖咖啡与糕点不到100坪一层楼建物, 在舒适与节能环保上达到完美平衡的境界. 

假如真得挑出个缺点, 就是客人一坐下来便赖着不走. 还有就是环境真的很吵杂, 音乐几乎无法听进耳朵里, 所以前一天才入手的村上春树2012新书"杂文集"才翻了三页又阖上. 简直是进到一个专卖白酒蛤蜊意大利面与炸薯条的食肆以刀叉用餐的手忙脚乱感觉的地方.

所以连S.H.E中刚结婚的Ella, 与头发染成桔子色的Hebe在星期三的下午3点35分时想要这间星巴克找一个4人座的机会也没有. 她们像邻家女孩发育不良的瘦弱身形在店前店后晃了一下便悻悻然的离开了.

2/3的S.H.E才一走, 在16人台湾楠木大长桌两头开会的上班族像是被点燃的火种一样, 交谈的音量陡地提高了8度.















星期一, 5月 07, 2012

台北一隅--像离开旧爱的那一种情绪的建筑物


=============================
身为被日本统治50年的一个海上殖民地与南进太平洋战略部署的补给基地, 属于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台北市在1930年前后正兴起一阵令岛民五味杂陈的飞腾建设与繁忙的进出口贸易.

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 包刮糖产, 鸦片, 樟脑, 儈木与秋葵, 茶叶, 甚至是年轻壮丁被源源不断的输往大陆, 日本与南洋, 为兴起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日本关东军消耗御用.

尤其是台灣糖業變成日本資本傾注開發的首要對象. 隨著糖業的出口一路走上發達,在1939年时达到以下规模.

蔗農十四萬六千餘戶,佔全農家戶數的30%,等于台灣總戶口15%.
新式製糖廠共有四十九座.
產糖量達一百四十萬公噸,等于日本領台當初產量的五十倍.
產糖總值一億九千萬圓,佔工業總生產的四十八%.

被盟军远东区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免除一切二战罪行的裕仁天皇于登基3年前的1923年还出访过台湾.

这些具备浓厚欧洲古典元素的日据时代的殖民印记在1900~1933年所用来做为官署办公室, 殖产兴业的展馆被保留下来到今天.

像离开旧爱的那一种情绪的建筑物,只敢叨念着旧,却迟钝到不愿回首.

会从心中默默升起一阵"为什么非得要走到这步田地"的感慨.

建筑美则美矣,不仅壮观且气度惊人.但隐匿于华丽繁复建筑背面的是令人嫌恶的动机与卑劣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