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音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音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三, 8月 12, 2009

做太太的爲什麼非得那麼恨這些所謂的音響機器呢? 我们做丈夫的又不跟它们睡覺--2009台北國際Hi-End音響大展有感

花了五小時看完一個音響展空手而返, 就像是觀賞一場王建民先發主投的洋基比賽, 眼睜睜看著他五局下場時是3:3無關勝負. 有得也有失.

大部分的人早已不那麼重視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日了. 尤其是那些小孩相繼出世, 長大, 先生忙著上班賺奶粉錢, 太太爲了小孩吃穿衛生營養教育也同樣分身乏術之際的小家庭. “爲對方辦生日這個曾經很優先的概念或儀式就從大人生命中像歷史悠久的木橋被洪水給永遠帶走了.

腦袋雖記得, 但再也不會(也沒這個動力)去挖空心思爲對方慶祝他(或她)每年才一次的生日.

唉喲, 結婚紀念日, 小孩的生日, 爸媽的, 岳父母的, 母親節, 88, 太多太多囉. 再加個中國情人節, 西洋情人節, 洋派點的再加上聖誕節, 感恩節兩隻手掌也數不完. 最後只能在上床睡覺趁對方昏昏沉沉之際, 偷偷的在耳邊有點內疚的說:

我們每天恩恩愛愛, 天天都是情人節呀, 每天都是生日慶祝PARTY.”

, 好睏呀, 早點睡囉.” 打個哈欠, 翻身就睡著了.

有點冷漠無情呦, 但都是不得不然的事實. 是遲早都要面臨的問題喲.

頗有自覺能力的Cliff早早訂下一個計劃來打破這個像魔咒般的宿命.

有人靠出外旅行. 但萬一工作上或家庭問題衝突, 無法成行的機率還是偏高的. 勉強挑給自己的禮物, 不管是衣服, 香水還是公務包都只能假著一張臉收下來, 實在不忍拂逆對方的好心好意.

38歲那年開始, 我就以參加每年一次在台北舉辦的音響大展, 為自己挑選生日禮物來犒賞這一年像任勞任怨的工蟻的辛勞. 我另一個背後所強大支撐的理由是, 這些所有從會場或音響店, 網路上搬回家的機器, 都是與所有家人分享分用的.

絕非像手機, 襯衫, 香水其他東西是某人專用獨享的. (雖然Cliff的小小家目前只有太太跟我兩個人)

Home Improvement” 的一部分.” 這是長掛在我嘴邊的一句話.

It doesn’t waste money, since it is part of the home improvement.

這句話講起來可真是鏗鏘有力呀. 而且, 搬回來的機器看得見, 摸得著(音響宿命般天生的靜電吸附非常驚人的灰塵, 不得不經常擦拭), 也聽得到. 總比吃掉喝掉抽煙抽掉要爭氣多囉.

有時, 覺得做太太的爲什麼非得那麼恨這些所謂的音響機器呢? 我们做丈夫的又不跟它们睡覺!

上週日一如往年貫例, 我在十點鐘 (有時我會抱怨這些廠商爲什麼不一大早8點鐘就開門哪. 難道這個產業不明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個道理嗎?) 準時換好識別証, 搭上電梯, 步出位於喜年來飯店7樓的台北國際音響大展會場. 與我相約同行的E君此時剛到一樓大廳.

心情還是像每年的12月25日一大清早拆聖誕禮物一樣充滿新鮮與期待.(如果有的話)

期待能碰上好聽的音樂, 同時便宜的更好. 以及一輩子夢中才可能擁有的夢幻逸品, 因為只有在當天才能有試聽一整套下來近1000多萬的天價系統的機會!

喜歡的一定買不起, 買得起的往往不會喜歡而且音響展完, 被溺愛的耳朵會有好幾天聽不進去家裡的音響與音樂. (類似參觀汽車大展後, 回到家總覺得家裡那口子又...又...的心情)

有得也有失. 但心情還是比收到一個什麼東西的已知禮物要愉悅多了.

E君像納粹搜索藏匿在大樓的猶太人一樣, 我们每個SHOW ROOM都沒跳過. 挨家挨戶的每間巡過, 深怕錯過任何一件好東西.

這次SHOW展被安排在喜年來飯店反應出兩件事實.

一是原先的圓山飯店 (去年前年連兩年的展場) 要在兩岸直航的大利多情況下回歸本業好好賺觀光客的錢, 不再淌音響展這個渾水.

二是經濟復甦之路迢迢, 房間數目與參展廠商嚴重縮水. 在沒有較大的房間的限制之下, 不管進口品牌, 國產的, High-End, Entry level的都提供一般大的空間. 業者需憑真本事將其陳列的音響產品在客人前面搞出最美的聲音來證明你值這個價格.

要在小房間用雄壯威武的喇叭與耗廢大瓦數的前後極唱出音場深遠, 樂器分離度好, 定位清晰, 如臨現場的聲音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任務呢. 好了, 大家使用的空間一般大, 假如放出來的音樂不好聽, 或不能達到E君常常掛在嘴邊的性價比, 那就像奧林匹克競賽一樣, 比輸了 (由我们這些買票入場的聽眾充當裁判) 就該認命的回到家, 關起大門, 抹馬礪兵明年再來.

按照E君的習慣, 由左至又, 由下而上, 將一間間音響聽個清楚明白滿足好奇, 其實說真的蠻花時間及很耗損精神的.

某國內大廠是每展必到, 也擁有不錯的研發能力與頗完整的產品線. 但當天聽眾好不容易享受3分鐘音樂不到, 就很猴急地暫停音樂, 發下中英對照的產品評論專刊. 把他這對新發表的喇叭說得是無人可比, 擺明就是對自家的東西沒信心.

喇吧是拿來聽歌用的, 是吧. 你說好聽就好聽, 或國外某雜誌評價多高對我们來說都是不重要的嘛. 重要的是 (我認為是音響展商家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讓潛力買家用他们自己的耳朵聽到好的音樂, 對你這個品牌留下好而持久的印象. 日後生意才有機會上門.

這個國內大廠, 很不聰明地剝奪消費者知的權利 (在此刻是聽的權利). 我與E君毫不眷戀的離開這位類似狗皮膏藥的郎中與直銷式行銷專家綜合體的音響商SHOW ROOM.

接著在一個進口品牌房, 除了CD唱盤外, 商家也放了台高檔的黑膠唱盤及少許12”唱片. 這倒令我喜出望外.

我目前基本上是處於一個無不歡的輕度發燒狀況, 就當場要求聽唱片的聲音如何.

放出來的是一張讓我與E君都驚訝到閤不攏嘴的藍調音樂 (blues). 有如演唱者的吉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兩公尺處自彈自唱著. 太逼真了. 聽完這麼一小段唱片 (被其他客人要求放的CD給打斷了), 我可以拍著胸脯向各位保證, 那是Cliff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所聽過的黑膠唱片中最棒的一次經驗. 真是值回票價, 不需此行. 我事後與E君說我要以這樣一套黑膠重播系統為我下半生努力的終極目標.

逼真到讓我當場起雞皮疙瘩.

CD早就不買了, 遲早會被網路下載所取代.

這次沒有便宜的二手黑膠可挖寶, 倒是有些意外.

聽到金格唱片已放棄進口二手黑膠這門極難有經濟規模的生意. ! 黑膠再怎麼稀少, 還是可以從網路買到的. 但比起當場將黑膠抽出來, 摸摸摳摳, 像看一位二手新娘的掌紋那麼仔細, 最後深呼吸一下讓那種無以名狀的復古氣味充滿你的氣管與胸腔, 古典如祭祀追思般的儀式, 網路下單是少了許許多多感情呀.

此次展覽揭示, 所有音樂軟體與硬體的未來興衰榮枯與網路科技密不可分.

有三家國內外廠商推出Media Player, 均可讀取CD來轉成數位訊號, 並與網路後台連線取得比小小面積的CD冊子更豐富的唱片資訊. 可見的未來, 1980年迄今已上市30年頭的CD會步上比黑膠唱片更為悲慘的命運. (像卡帶一樣乾淨的無聲的被吸入歷史的黑洞深處. 是連哀嚎也顯得多此一舉, 就這樣無異議地淘汰掉.)

這個趨勢對消費者絕非是件壞事情. CD player的轉盤與各種藍光, 紅光雷射讀取頭與讀取機構是被兩三家國際大廠所把持 (記得是Sony Philippe). 若只剩下用軟件來播放下載的更高解析度的數位流, 這樣的機器因少了上述的專利硬體, 整體價格一定會便宜到像電腦一般, 每一季大降一次價格. 花時間及成本的只剩下下載軟體及儲存它的記憶體投資, 這些非常晶片導向的東西有台灣, 韓國及中國廠商熱情贊助下, 價格肯定會非常平易近人.

這次參展的網路播放機, 價格動輒數十萬台幣, 最便宜的也要5萬元. 當然大多數人只是裝不懂問問. 這也難怪資訊產品已完全由亞洲國家主宰價格成本這一端.

一家意大利喇叭品牌用古代名琴命名的小喇叭非常好聽, 尤其是重播小提琴獨奏時會讓你捨不得起身離開只是那實在高不可攀的售價 (可買一部2000cc 國產轎車), 會讓你像做一場昂貴華麗的春夢一樣, 希望永遠不要醒來.

注意到那些人進了音響展聆聽室時做些什麼.

大部份是中壯年男性, 年齡大約落在30歲到60歲之間. 而男性觀眾比起女性觀眾更是壓倒性的多數.

真的是令人驚訝地壓倒性的多吶!

女人難道有什麼障礙或先天的限制讓她們始終在 ”Audiophile--發燒友的門外徘徊?

不少女性觀眾是被迫給男友先生们騙來的吧. 可想像這樣類似的對話.

======================================

音響有什麼有趣的嗎? 你陪我去****好嗎? 今天有促銷.

一會兒就出來, 看看就好. 說好看看而已, 絕對不買.

不買光看呦, 浪費時間吼. 給你兩個小時逛, 夠了吧.

不行吶, 下午六點打烊前有"一元競標"活動, 及豐富的贈品活動呀, 不去是笨蛋!

, 贈品嗎, 什麼東西? 值多少錢呐?

去了才知道呀. 走了走了, 跟著我緊點

==============================

男伴找到位置一屁股坐正後, 就像靈魂出竅的瑜珈大師閉緊雙目遁入另一個世界.

可憐的女生就像一面穿衣鏡般永遠罰站.

她非常困窘地不敢大動作左顧右盼, 耳中儘是她從沒聽過的陌生奇怪的旋律. 眼角瞅著這一屋子可悲的中年男人全都入魔似地沒了聲息, 一口氣也不見他们喘氣耶. 自己連咽口水咕嚕咕嚕的聲響都壓低下來. 短短幾分鐘裡卻是女伴最最痛苦的幾分鐘.

簡直就像參加學測的中學生早把能答的題目都作完了, 還剩下20分鐘但無法提早交卷離場, 只能乖乖地呆在原地.

! 要不是有贈品, 我下次絕對…” 女伴含著淚對老天發了重誓!

這一屋子可悲的中年男人全都入魔似地沒了聲息.

不是很隨興很投機的玩玩而已嘿.

真的是一群自動自發, 很認真的中壯年男人吶.

彷彿是受主辦單位重金委託來擔任評委一般, 每個人額頭深鎖, 腋下因為太過興奮與刺激而滲出汗水. 有重斤壓垮每個人肩頭的強大張力在這小小的世界彌漫充盈著.

毫不輕鬆.

為了聽進每粒音符與每顆振動, 耳朵已經敏銳到能分辨縫紉針與大頭針落地聲的不同.

這是個魔幻般神奇的時刻, 而且是其他人無法茍同也不能理解的!

面對著總價逼近千萬台幣的頂級音響系統, 我们就像做著一場豪華昂貴的超級春夢, 不到那一刻不願醒來.

有位發燒友說了句充滿智慧的話: “ 世上沒有壞音響, 只有調校不好的音響.”

再貴再廉價的音響都需要主人動手調整他的系統, 做些嘗試與變動, 以求得終極好聲. 無止盡浪費銀兩的硬體升級絕非發燒友精神”. 畢竟, 聽音響這檔事與空間有很大關係, 可不能像看電視一樣, 開關一ON就再也不去動它了.

相對而言, 我就從沒聽過有什麼做太太的將家裡廚房的火爐, 烤箱, 油煙機, 微波爐做任何調整以求得更美味的烹飪呢.

或許就是此類聽音響必備無窮盡的心理與精神折磨與吹毛求疵的龜毛將做太太的拒於音響室門外呢.

女人在廚房裡發號施令; 男人則自由開心的關在客廳追逐那個天邊的彩虹.

何嘗不是件美好的事呀.


星期日, 6月 28, 2009

Michael Jackson與魔術師的兩三事
=========================
在Michael Jackson(MJ) 的"Smooth Criminal" MTV裡面, MJ和舞群以一項全新的實驗舞步讓人目瞪口呆.

所謂 ”反重力向前傾斜45度角”絕技--"Anti-Gravity Lean".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 MJ將此種舞技必須用到的道具, 包括鞋子的設計, 及地板的特殊機關都向美國申請到專利.

如下圖所示, 鞋底的鞋跟部分, 鞋面材質, 舞者向前傾斜的動作, 都在這個專利裡面描述的非常清楚. (US Patent No. 5,255,452.) 但在2005年10月26日, 這項專利被迫失效了, 由於每年所需的維護規費沒繳!!



A system for allowing a shoe wearer to lean forwardly beyond his center of gravity by virtue of wear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pair of shoes which will engage with a hitch member movably projectable through a stage surface. The shoes have a specially designed heel slot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engaged with the hitch member by simply sliding the shoe wearer's foot forward, thereby engaging with the hitch member.

===============================
“Anti-gravity lean”是MJ全新的原創嗎? 還是跟”月球漫步”一樣, MJ只是集大成, 將此舞步推上登峰造極的水準? 魔術界早已有了答案.

一位叫做Bert Easley來自亞歷桑那州的職業魔術師, 在1947年退休之前的30~40年代在夜總會, 酒館與酒吧巡迴表演魔術為生.

在他十分鐘長取名為”醉鬼”魔術的最高潮, 就是一段向前傾斜66度的反重力表演. 他也必需借重特殊的道具來完成這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幻術.

照片最右邊站立的就是Bert Easley.

以下是Bert Easley的兒子Herb Easley在網站上回帖提到他已於1987年去世的父親生前所畫”向前傾斜66度的反重力幻術”有關鞋子與地板設計的手稿. 父親告訴他這個魔術的秘訣是一個馬戲團的年邁的小丑教會他的, 而這名小丑魔術師早在1920年代就從事這種表演.

他與MJ不同的地方, MJ憑商業的敏感將它申請了美國專利, 阻絕了其他藝人競相模仿.


====================================
我這兩天把手上唯二的兩張MJ黑膠唱片, 反覆聽了四五遍, 來紀念美國這位”流行樂之王”的壯年悴逝.

一張是1975年Motown的MJ精選集, 另一張是2001年 EPIC的兩張一套的失敗之作”Invincible”. 僅管後者是一張讓MJ洩露江郎才盡敗象的惡評之作, 但唱片內頁一張黑白插畫卻引起好奇心.

插畫上除了超現實的圖案與繁複的粗細線條外, 上有”MICHAEL”字樣 和 MJ生日1958. Aug. 29及作者的簽名Uri Geller!

Uri Geller是誰呀?

我想, 一定是被MJ視為極親近的朋友才會在他的唱片上有這樣一件不尋常的作品. 我的八卦敏感度証明我是對的…

爬了一堆文及網站, 及看了些YouTube 的video, 簡單報告一些發現.

Uri Geller來頭可謂不小, 也是位魔術師. 不過他始終自稱他的超能力是上帝賦予的. 他最有名的魔術是以”意念力”讓手中的湯匙在幾秒中彎曲, 變形, 最終折斷成兩截, 及猜出密封在信封裡的圖像…等等超自然的表演.

他擁有許多娛樂界與政界大咖送他的餐具 (應該是表演類似隔空折枝後留在家裡的道具吧) 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John Lennon , Spice Girls, 和Winston Churchill, John F. Kennedy. 哇! 真的是一位深具影響力的奇人.

MJ小時在課本及故事書中讀到有關Uri Geller用意念力抝斷湯匙的神蹟, 長大後便一心嚮往成為Uri Geller錦上添花的好友.

啊! MJ與Uri Geller真的成為很好的朋友呀.

不僅僅在一起拍張姴嘴笑的合照, 或送送銀器餐具之類的一面之緣的點頭之交.

MJ特別情商Uri Geller在”Invincible”這張2001年發行的唱片中提供插畫外, 並在同一年Uri Geller的再婚典禮中充當他的伴郎呢! 在MJ的另一位摯友”玉婆”太過悲傷無法對媒體發言之下, YouTube上都是這位Uri Geller接受訪問的video.

“…他是個無可取代的天才.” Uri Geller說.

不管是魔術師, 幻術師, 意念力, 超能力, 都無法讓MJ死而復生. 即便他的好友Uri Geller也辦不到.

那個寂寞的靈魂現在在那裡?

從1975年Motown的MJ精選集中這首優美誠懇的作品 (Music and Me) 中, 可以一窺當年”寂寞的17歲”的MJ現在飄泊到那裡?

是呀, 盡在美妙的音符裡!
==================================
Music and Me
We've been together for such a long time now
Music, music and me
Don't care whether all our songs rhyme
Now music, music and me
Only know wherever I go
We're as close as two friends can be
There have been others
But never two lovers
Like music, music and me
Grab a song and come along
You can sing your melody
In your mind you will find
A world of sweet harmony
Birds of a feather will fly together
Now music, music and me
Music an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