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發燒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發燒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三, 8月 12, 2009

做太太的爲什麼非得那麼恨這些所謂的音響機器呢? 我们做丈夫的又不跟它们睡覺--2009台北國際Hi-End音響大展有感

花了五小時看完一個音響展空手而返, 就像是觀賞一場王建民先發主投的洋基比賽, 眼睜睜看著他五局下場時是3:3無關勝負. 有得也有失.

大部分的人早已不那麼重視自己一年一度的生日了. 尤其是那些小孩相繼出世, 長大, 先生忙著上班賺奶粉錢, 太太爲了小孩吃穿衛生營養教育也同樣分身乏術之際的小家庭. “爲對方辦生日這個曾經很優先的概念或儀式就從大人生命中像歷史悠久的木橋被洪水給永遠帶走了.

腦袋雖記得, 但再也不會(也沒這個動力)去挖空心思爲對方慶祝他(或她)每年才一次的生日.

唉喲, 結婚紀念日, 小孩的生日, 爸媽的, 岳父母的, 母親節, 88, 太多太多囉. 再加個中國情人節, 西洋情人節, 洋派點的再加上聖誕節, 感恩節兩隻手掌也數不完. 最後只能在上床睡覺趁對方昏昏沉沉之際, 偷偷的在耳邊有點內疚的說:

我們每天恩恩愛愛, 天天都是情人節呀, 每天都是生日慶祝PARTY.”

, 好睏呀, 早點睡囉.” 打個哈欠, 翻身就睡著了.

有點冷漠無情呦, 但都是不得不然的事實. 是遲早都要面臨的問題喲.

頗有自覺能力的Cliff早早訂下一個計劃來打破這個像魔咒般的宿命.

有人靠出外旅行. 但萬一工作上或家庭問題衝突, 無法成行的機率還是偏高的. 勉強挑給自己的禮物, 不管是衣服, 香水還是公務包都只能假著一張臉收下來, 實在不忍拂逆對方的好心好意.

38歲那年開始, 我就以參加每年一次在台北舉辦的音響大展, 為自己挑選生日禮物來犒賞這一年像任勞任怨的工蟻的辛勞. 我另一個背後所強大支撐的理由是, 這些所有從會場或音響店, 網路上搬回家的機器, 都是與所有家人分享分用的.

絕非像手機, 襯衫, 香水其他東西是某人專用獨享的. (雖然Cliff的小小家目前只有太太跟我兩個人)

Home Improvement” 的一部分.” 這是長掛在我嘴邊的一句話.

It doesn’t waste money, since it is part of the home improvement.

這句話講起來可真是鏗鏘有力呀. 而且, 搬回來的機器看得見, 摸得著(音響宿命般天生的靜電吸附非常驚人的灰塵, 不得不經常擦拭), 也聽得到. 總比吃掉喝掉抽煙抽掉要爭氣多囉.

有時, 覺得做太太的爲什麼非得那麼恨這些所謂的音響機器呢? 我们做丈夫的又不跟它们睡覺!

上週日一如往年貫例, 我在十點鐘 (有時我會抱怨這些廠商爲什麼不一大早8點鐘就開門哪. 難道這個產業不明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個道理嗎?) 準時換好識別証, 搭上電梯, 步出位於喜年來飯店7樓的台北國際音響大展會場. 與我相約同行的E君此時剛到一樓大廳.

心情還是像每年的12月25日一大清早拆聖誕禮物一樣充滿新鮮與期待.(如果有的話)

期待能碰上好聽的音樂, 同時便宜的更好. 以及一輩子夢中才可能擁有的夢幻逸品, 因為只有在當天才能有試聽一整套下來近1000多萬的天價系統的機會!

喜歡的一定買不起, 買得起的往往不會喜歡而且音響展完, 被溺愛的耳朵會有好幾天聽不進去家裡的音響與音樂. (類似參觀汽車大展後, 回到家總覺得家裡那口子又...又...的心情)

有得也有失. 但心情還是比收到一個什麼東西的已知禮物要愉悅多了.

E君像納粹搜索藏匿在大樓的猶太人一樣, 我们每個SHOW ROOM都沒跳過. 挨家挨戶的每間巡過, 深怕錯過任何一件好東西.

這次SHOW展被安排在喜年來飯店反應出兩件事實.

一是原先的圓山飯店 (去年前年連兩年的展場) 要在兩岸直航的大利多情況下回歸本業好好賺觀光客的錢, 不再淌音響展這個渾水.

二是經濟復甦之路迢迢, 房間數目與參展廠商嚴重縮水. 在沒有較大的房間的限制之下, 不管進口品牌, 國產的, High-End, Entry level的都提供一般大的空間. 業者需憑真本事將其陳列的音響產品在客人前面搞出最美的聲音來證明你值這個價格.

要在小房間用雄壯威武的喇叭與耗廢大瓦數的前後極唱出音場深遠, 樂器分離度好, 定位清晰, 如臨現場的聲音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任務呢. 好了, 大家使用的空間一般大, 假如放出來的音樂不好聽, 或不能達到E君常常掛在嘴邊的性價比, 那就像奧林匹克競賽一樣, 比輸了 (由我们這些買票入場的聽眾充當裁判) 就該認命的回到家, 關起大門, 抹馬礪兵明年再來.

按照E君的習慣, 由左至又, 由下而上, 將一間間音響聽個清楚明白滿足好奇, 其實說真的蠻花時間及很耗損精神的.

某國內大廠是每展必到, 也擁有不錯的研發能力與頗完整的產品線. 但當天聽眾好不容易享受3分鐘音樂不到, 就很猴急地暫停音樂, 發下中英對照的產品評論專刊. 把他這對新發表的喇叭說得是無人可比, 擺明就是對自家的東西沒信心.

喇吧是拿來聽歌用的, 是吧. 你說好聽就好聽, 或國外某雜誌評價多高對我们來說都是不重要的嘛. 重要的是 (我認為是音響展商家最最重要的一件事) 讓潛力買家用他们自己的耳朵聽到好的音樂, 對你這個品牌留下好而持久的印象. 日後生意才有機會上門.

這個國內大廠, 很不聰明地剝奪消費者知的權利 (在此刻是聽的權利). 我與E君毫不眷戀的離開這位類似狗皮膏藥的郎中與直銷式行銷專家綜合體的音響商SHOW ROOM.

接著在一個進口品牌房, 除了CD唱盤外, 商家也放了台高檔的黑膠唱盤及少許12”唱片. 這倒令我喜出望外.

我目前基本上是處於一個無不歡的輕度發燒狀況, 就當場要求聽唱片的聲音如何.

放出來的是一張讓我與E君都驚訝到閤不攏嘴的藍調音樂 (blues). 有如演唱者的吉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兩公尺處自彈自唱著. 太逼真了. 聽完這麼一小段唱片 (被其他客人要求放的CD給打斷了), 我可以拍著胸脯向各位保證, 那是Cliff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所聽過的黑膠唱片中最棒的一次經驗. 真是值回票價, 不需此行. 我事後與E君說我要以這樣一套黑膠重播系統為我下半生努力的終極目標.

逼真到讓我當場起雞皮疙瘩.

CD早就不買了, 遲早會被網路下載所取代.

這次沒有便宜的二手黑膠可挖寶, 倒是有些意外.

聽到金格唱片已放棄進口二手黑膠這門極難有經濟規模的生意. ! 黑膠再怎麼稀少, 還是可以從網路買到的. 但比起當場將黑膠抽出來, 摸摸摳摳, 像看一位二手新娘的掌紋那麼仔細, 最後深呼吸一下讓那種無以名狀的復古氣味充滿你的氣管與胸腔, 古典如祭祀追思般的儀式, 網路下單是少了許許多多感情呀.

此次展覽揭示, 所有音樂軟體與硬體的未來興衰榮枯與網路科技密不可分.

有三家國內外廠商推出Media Player, 均可讀取CD來轉成數位訊號, 並與網路後台連線取得比小小面積的CD冊子更豐富的唱片資訊. 可見的未來, 1980年迄今已上市30年頭的CD會步上比黑膠唱片更為悲慘的命運. (像卡帶一樣乾淨的無聲的被吸入歷史的黑洞深處. 是連哀嚎也顯得多此一舉, 就這樣無異議地淘汰掉.)

這個趨勢對消費者絕非是件壞事情. CD player的轉盤與各種藍光, 紅光雷射讀取頭與讀取機構是被兩三家國際大廠所把持 (記得是Sony Philippe). 若只剩下用軟件來播放下載的更高解析度的數位流, 這樣的機器因少了上述的專利硬體, 整體價格一定會便宜到像電腦一般, 每一季大降一次價格. 花時間及成本的只剩下下載軟體及儲存它的記憶體投資, 這些非常晶片導向的東西有台灣, 韓國及中國廠商熱情贊助下, 價格肯定會非常平易近人.

這次參展的網路播放機, 價格動輒數十萬台幣, 最便宜的也要5萬元. 當然大多數人只是裝不懂問問. 這也難怪資訊產品已完全由亞洲國家主宰價格成本這一端.

一家意大利喇叭品牌用古代名琴命名的小喇叭非常好聽, 尤其是重播小提琴獨奏時會讓你捨不得起身離開只是那實在高不可攀的售價 (可買一部2000cc 國產轎車), 會讓你像做一場昂貴華麗的春夢一樣, 希望永遠不要醒來.

注意到那些人進了音響展聆聽室時做些什麼.

大部份是中壯年男性, 年齡大約落在30歲到60歲之間. 而男性觀眾比起女性觀眾更是壓倒性的多數.

真的是令人驚訝地壓倒性的多吶!

女人難道有什麼障礙或先天的限制讓她們始終在 ”Audiophile--發燒友的門外徘徊?

不少女性觀眾是被迫給男友先生们騙來的吧. 可想像這樣類似的對話.

======================================

音響有什麼有趣的嗎? 你陪我去****好嗎? 今天有促銷.

一會兒就出來, 看看就好. 說好看看而已, 絕對不買.

不買光看呦, 浪費時間吼. 給你兩個小時逛, 夠了吧.

不行吶, 下午六點打烊前有"一元競標"活動, 及豐富的贈品活動呀, 不去是笨蛋!

, 贈品嗎, 什麼東西? 值多少錢呐?

去了才知道呀. 走了走了, 跟著我緊點

==============================

男伴找到位置一屁股坐正後, 就像靈魂出竅的瑜珈大師閉緊雙目遁入另一個世界.

可憐的女生就像一面穿衣鏡般永遠罰站.

她非常困窘地不敢大動作左顧右盼, 耳中儘是她從沒聽過的陌生奇怪的旋律. 眼角瞅著這一屋子可悲的中年男人全都入魔似地沒了聲息, 一口氣也不見他们喘氣耶. 自己連咽口水咕嚕咕嚕的聲響都壓低下來. 短短幾分鐘裡卻是女伴最最痛苦的幾分鐘.

簡直就像參加學測的中學生早把能答的題目都作完了, 還剩下20分鐘但無法提早交卷離場, 只能乖乖地呆在原地.

! 要不是有贈品, 我下次絕對…” 女伴含著淚對老天發了重誓!

這一屋子可悲的中年男人全都入魔似地沒了聲息.

不是很隨興很投機的玩玩而已嘿.

真的是一群自動自發, 很認真的中壯年男人吶.

彷彿是受主辦單位重金委託來擔任評委一般, 每個人額頭深鎖, 腋下因為太過興奮與刺激而滲出汗水. 有重斤壓垮每個人肩頭的強大張力在這小小的世界彌漫充盈著.

毫不輕鬆.

為了聽進每粒音符與每顆振動, 耳朵已經敏銳到能分辨縫紉針與大頭針落地聲的不同.

這是個魔幻般神奇的時刻, 而且是其他人無法茍同也不能理解的!

面對著總價逼近千萬台幣的頂級音響系統, 我们就像做著一場豪華昂貴的超級春夢, 不到那一刻不願醒來.

有位發燒友說了句充滿智慧的話: “ 世上沒有壞音響, 只有調校不好的音響.”

再貴再廉價的音響都需要主人動手調整他的系統, 做些嘗試與變動, 以求得終極好聲. 無止盡浪費銀兩的硬體升級絕非發燒友精神”. 畢竟, 聽音響這檔事與空間有很大關係, 可不能像看電視一樣, 開關一ON就再也不去動它了.

相對而言, 我就從沒聽過有什麼做太太的將家裡廚房的火爐, 烤箱, 油煙機, 微波爐做任何調整以求得更美味的烹飪呢.

或許就是此類聽音響必備無窮盡的心理與精神折磨與吹毛求疵的龜毛將做太太的拒於音響室門外呢.

女人在廚房裡發號施令; 男人則自由開心的關在客廳追逐那個天邊的彩虹.

何嘗不是件美好的事呀.


星期一, 8月 03, 2009

從Bob Dylan, Arlo Guthrie 的 Alice’s Restaurant, 到打6.6折的違規迴轉汽車罰單
============================
人生是由無窮盡的偶然性所累積而成的.

幾週之前, 將一部介紹美國民謠教父 Bob Dylan的自傳DVD ”No Direction Home”看完. 這部記錄片像一直被遺忘在冰箱冷凍庫最下層未烹飪的松板牛肉. 是很棒很頂級的食材, 但需要你的好心情以及最適的時間配合, 你才有意願將它取出解凍烹調再好好的享受.

反正就是不能像家庭主婦看連續劇一樣, 一邊讀報, 邊做家事聽著 jazz ballads, 空檔時上個Google G-mail很隨興敷衍的方式來看完這部DVD, 但買來放在架上已不知不覺過了4年呀.

請來一位我很喜歡的大導演, Martin Scorsese馬丁史柯西斯, 來執導這部被譽為The ultimate rock & roll odyssey 搖滾樂的終極史詩”的自傳電影.

其實Bob Dylan的歌曲全帶有憂國憂民, 冷眼看社稷及描寫百行百業販夫走卒故事那種很濃厚的民謠詩的敘事風格. 用到大量的俚語及成語單字, 而且他並不注重旋律上的通俗取向. 純粹就是藉著手中的吉他, 嘴前的口琴與Dylan式特殊的吟唱方式成為知識份子, 有產階級的心目中不可取代的音樂圖騰.

反之, “The Boss”( Bruce Springsteen), 有”工人皇帝”之稱的美國搖滾樂大將, 就比Dylan更貼近藍領階級. 無論辭曲都通俗易懂, 而能朗朗上口, 經常在排行榜單取得佳績.

電影中穿插非常豐富的Dylan早期現場演唱片段, 會後聽眾的反應, 其他音樂人對Dylan的觀察與想法. 最重要的是, Dylana面對攝影機回憶起他的音樂前半生歷程, 以及他何以成為現在的Bob Dylan.

年輕時的Bob Dylan就像一塊海綿一樣, 拼命學習吸收其他音樂前輩的各式各樣與音樂表演有關的養份.

有天在收音機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神奇地像是命中註定的一個偶然, 打開了Bob Dylan那未被掘出的靈感泉源. Dylan從此立志要成為像他所聽到這位歌手所表演的音樂典型. 他叫做Woody Guthrie, 是一位活躍於1950年代的民謠歌手, 寫了許多抗議歌曲.

喔, Woody Guthrie在我不那麼說出來的感覺中留下一點比5公厘還淺薄的印象. 畢竟遠離排行榜誘因的Dylan既非我熟悉的搖滾歌手, 也擁有許多不受我青睞的原因…譬如, 太多slang也太那麼曲高和寡的特立獨行. 但這名被早期的Dylan 一直模仿翻唱, 奉為人生指標, 精神導師的Mr. Guthrie將成為我音樂聆聽歷史的一個偶然.

上週五, 到八德路上的電子材料商店買網路分配器解決我一方面上網, 一方面下載jazz, rocks MP3, 及高清電影操到筆電過熱過慢的擁塞問題. (新的SMC swith有一進四出, 也就是可提供4台主機同時上網啦, 家裡的cable TV頻寬有100M, 相信還很從容的.) 之後漫步到巷子裡歷史悠久的合友唱片行挑新舊唱片NOS (New old stocks).

這家唱片行當然跟其他台灣的唱片行一樣都是賣CD, DVD為主要項目, 但合友最與眾不同的是還販售為數眾多不知從那弄來的國語, 閩南語, 及西洋樂全新未拆封的黑膠唱片( 是在台灣壓片非常早期的中低品質的LP).

那是我去掏寶的唯一原因. 而我只對200NT(含)以下每張最爛價格的NOS才會出手.

也不知是事先約好一般, 竟讓我碰上一位叫 Arlo Guthrie的1977年精選集黑膠唱片.

想一想, 即便不是我想一聽究竟的Woody Guthrie, 也應該很有親戚血緣關係吧, 就花了100NT買回家來. 一查Wikipedia, 原來Arlo Guthrie是Woody Guthrie前後三任老婆所生的八個小孩中最有天份的一名, 也走上老爸的路子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民謠搖滾歌手呢.

有這種抗議歌手的血濃於水的基因傳承, 加上1965年發生在身上的一個荒謬難解 (我是真得很同情在僵硬無彈性的司法制度下受害倒霉的如你我的升斗小民) 的”犯罪事件”, 讓Arlo Guthrie在1967年譜下了這首不得不紅的抗議經典名曲, “Alice’s Restaurant”.

****************************

這首歌長達18分半, 而且Arlo每唱這條抗議歌曲會加上當時年代的輿論批判 (這種應景的臨場感我認為當時現場的聽眾一定覺得很棒耶 ). 所以現場演唱的版本又比唱片版本多了更長時間.

身為批評時政的抗議歌手, Arlo Guthrie當然沒放過因水門案於1974年8月8日前夕下台的美國總統尼克森. 他說尼克森擁有這張長達18分鐘30秒的Alice’s Restaurant”唱片的證據是尼克森因此得到靈感而造成了水門案關鍵錄音帶那著名的18分半鐘的空白部分.

真是最高級的幽默!

1965年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晚餐前, 年僅18歲的Arlo Guthrie 與19歲的朋友Richard Robbins 在吃大餐前出於善意, 開著VW貨車將Alice Retaurant的一袋垃圾拿到垃圾場丟掉. 不料在Thanksgiving Day垃圾場關閉了, 遍尋不著可倒的地方 (哇! 60年代的美國年輕人真是優秀的可以, 換在台灣恐怕早就…了.) 終於在小路旁一個15呎高的懸崖旁, 將棘手的垃圾處理掉…到教堂吃完大餐, 回家蒙頭大睡直到隔天早上一位叫Obie 的警官以電話將Arlo吵醒.

在垃圾底下壓著一張有Arlo Guthrie名字的信封, 警察循線找到還不知即將大禍臨頭的Arlo.

花了45分鐘向警官Obie說明原委 (當然人贓俱獲, 只能實話實說), 當天兩位非常不走運的年輕人, 來到警局, 被戴上手銬, 前往 ”Scene of The Crime”犯罪現場去模擬 ”罪嫌如何做案”.

共有三輛警車與五位警察在有"第一現場"之稱的垃圾堆旁照像做筆記, 最終警官Obie完成了一份28張8”*10”大小上有各種箭頭及圈圈的彩色光面照片, 背面附有扼要簡單的說明. 希望協助法官將此兩名罪犯在最短的時間內定罪.

兩天後的11月27號, Alro Guthrie 和Richard Robbins在法庭上認罪, 法官罰了他们US$50罰金, 及必須取回他们所丟的垃圾.

就好像是捏造般的荒謬, 受理本案的是一位叫James Hannon的盲人法官. 所以警官Obie耗費心血完成的28張8”*10”上有各種箭頭及圈圈的彩色光面照片完全沒能派上用場.

歌才進行不到一半呢.

接著Arlo接到征兵令, 前往位於紐約州的Whitehall Street報到體檢.

經過一整天的打針抽血, 每個器官檢查, 無人理睬, 各種折騰後, Arlo最後被問到:

“你曾經被逮捕過嗎?”

是的呀. 我曾在1965年的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晚餐前因為亂丟垃圾而被戴上手銬…. Arlo洋洋灑灑把”犯罪”經過想要一五一拾從頭說起時, 又被問到第二個問題:

“你曾上過法院嗎?”

是的呀. 正因為這個Alice restaurant 亂丟垃圾案子, 警官Obie完成的28張8”*10”上有各種箭頭及圈圈的彩色光面照片要交給法官…

“夠了, 孩子, 請你坐到Group W的那個角落去, 現在就去!”

歸類為Group W的人都背著某種程度的前科, 軍隊必需好好考量這些人的道德行為是否可符合標準才決定是否錄取.

最終, Arlo Guthrie因為這一項”Illegal littering”非法傾倒垃圾的前科記錄被刷了下來, 沒能入伍支援愈演愈烈的越戰.

歌中寫到我認為最為經典的一段話:

“…I'm sittin here on the Group W bench 'cause you want to know if I'm moral enough join the army, burn women, kids, houses and villages after bein' a litterbug."

在擁擠如齒套下的牙齒, 兩輪四輪八輪各有其專用道的台北市開車, 有時真得拿出當年自800公尺高空跳傘降落著地那種剽悍精神來應付一些爭先恐後的場面.

前天週六送太太去民生東路的一家診所檢查. 民生東路一路往東, 剛過敦化北路的第一個有禁止左轉的路口, 我做了個180度的大迴轉. 就在診所前三樓層高菩提樹樹蔭下, 一位戴著墨鏡, 有點像剛上手的鐵板燒師傅的交警把我攔下.

先生, 不好意思, 前面路口禁止迴轉. 請給我你的駕照與行照.

啊呀! 不是只有禁止左轉. 我沒左轉呀, 難道也不能迴轉??

呵呵! 我會站在這裡就是因為非常多車子在那迴轉. 對不起呦!

鐵板燒先進帳一個海路全餐耶!!!

“拍Say”啦, 我们趕時間啦, 下次不趕了. 你通融一次, 不要開單啦.”太太的美人計很顯然用錯地點, 嗯, 也晚了10年.

我只得乖乖交出證件, 讓悻悻然的太太先去三公尺遠的診所掛號. 沒下車呦就這麼一直想禁止迴轉與禁止左轉有何功能用途上的分別?

那為什麼
不乾脆多放個禁止迴轉的警告標誌, 駕駛員就不會犯了呀.

我很誠懇地提出建議, 雖然這樣一來就影響到鐵板燒的業績了.

阿Sir很興奮的把交通違規處罰條例翻出來, 上頭寫著於禁止左轉處左轉與迴轉, 各處以NT900罰鍰.

啊呀! 我開車近20年了, 還是第一遭因為違規迴轉而吃上紅單.

抄完我的資料, 阿Sir走近我讓我劃押簽名前, 好像又想起類似鐵板燒店慶祝內湖捷運通車的促銷活動一樣, 又翻了翻他手上的條例聖經之類的小冊子, 將我的罰鍰由NT900降到NT600, 引用違規事實為"遇紅燈逕行插入車道間妨礙交通" . (聽過有人曾央求交警開”隨地小便”NT300最便宜的罰單.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已經是最少的, 而且不用記點耶. 阿Sir說明他為我著想許多.

師傅, 你人真好! 喔, 不, 警察先生, 你人真好. 謝謝你! (說真的, 此刻此時還跟開你紅單的長得像鐵板燒師傅的警察說感謝的話, 實在太那個了呀. 但打個6.6折的海陸全餐, 讓我還是挺感動的哩.)

阿Sir整理好褲腰帶, 墨鏡架回到鼻梁4/5的位置, 立正站好, 繼續像貓頭鷹一樣盯著那個高毛利率的路口.

半小時後, 太太才做完檢查回到車上.

期間, 一個年輕人邊騎機車邊講手機被攔下吃了張罰單.(哈哈! 鱈魚蚵仔鐵板燒一份, 300元總跑不掉吧.)

一部舊到有點鵝黃的白色CIVIC跟我犯同樣的錯, 也吃了紅單. 戴了上掀式太陽眼鏡的中年男子駕駛, 還很諂媚地跑下車與阿Sir問東問西的.

有用嗎? (哈哈, 當然沒用的啦.)


有必要這樣嗎? (你認為有必要就下車哈拉吧. 我寧願在車上聽jazz吹冷氣. )

嘿! 我Cliff 可是自始至終都沒離開駕駛座的哇.

6點27分, 鐵板燒師傅回call勤務中心本日業績後, 騎上摩托車, 一轉個彎就不見了.

他機車後輪的擋泥板上有八個字:
打擊犯罪, 人人有責.

幸運或不幸的是, 我這個”罪犯”所受的打擊應該比起44年前的Arlo Guthrie所受的震撼要小多了.

國情及對法律界限的拿捏不同, 造成了美國一個歷史事件, 一首著名的反戰抗議歌曲, 或一個頭頂桂冠的民謠歌手.

那只可能發生在
立法從寬, 執法從嚴的美國 (當然包括其他很多國家).

而在我Cliff沒有絲毫作詞作曲吟唱才華的限制之下, 只能將小小的不滿與抱怨在部落格裡低調地揭露. 並還夾雜著些不那麼義正嚴詞的自匛與感謝在那永遠吃不到的6.6折的海陸全餐裡.

這也只存在於一個
立法從嚴, 執法從寬的台灣社會.

不知道那個比較好呢! 唉, 真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