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陳守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陳守忠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12月 14, 2009

死了都要騎的318川藏最高海拔 (10/21 登巴村, 5,008東達山, 左貢, 邦達)
==========================
光從"登巴村"這個地名可猜想這裡是怎樣一個生活條件的窮鄉僻壤.

只能很禮貌的稱之為木屋的兩層建築物就搭建在臨著江邊與狹窄的山徑旁. 我們全被安排在二樓以木板隔間成的放有吱嘰作響的彈簧床與小木桌的房間.

我與R君的房內只有一盞約10燭光的小燈泡, 一扇無法關緊的門. 沒有半個電插座, 也沒有窗子. 真的是一個只滿足"躺下睡覺起床走人"此類最低標準的打尖點. 廁所在廚房邊上, 當然是沒門的那種. 僅舖上一塊挖好洞的木板的簡陋茅房. 從洞口往下看, 是嘩啦嘩啦日夜奔流的冰冷江水與岸旁亂七八糟的垃圾與各色排泄物. 有時會有幾道風一陣陣像惡作劇般從下方貫上來. 冷颼讓你打著寒噤, 又氣味難聞.

洗手台呢? 咦, 浴室哪裡去啦? 昨天下午我問早到的R君.

今天沒法洗澡啦. 只有一個洗臉台在廚房後面. R君無精打采的回話.

用膝蓋想也知道, 這村不會有熱水了. 天黑前飯店旁已塞滿風霜滿身看似也筋疲力盡的十輪大貨車, 全都是日夜兼程趕路才落腳到這個前不著村, 後不著店的偏遠山村的旅人. 帶團按計畫入住的大致看了看只有我們一行人.

晚餐前沿江邊往村子上頭走了百米山路, 只見整個村落升起7, 8條炊煙繚繞入雲, 安靜地浸潤在晚霞與夕陽之中. 沒聽到熟悉的狗吠聲. 霧氣一刻比一刻更濃更冷些. 步回餐廳裡等出菜時碰上兩個在對面的曲登鄉第二小學上學的孩子. 男孩制服上繡的是六年級, 女孩是四年級卻長得比男孩高些. 口裡都咬了餅乾. 男孩嘴腳旁都是餅乾屑, 有著一副很粗心凡事不在乎的神情. 見了我還有點怕生.

你唸曲登小學呀? 我看著男孩說.

"....." 男孩沉默, 撇頭望著高他半個頭的女孩.

他-- 六年級. 女孩望著我.

你班上有多少學生呀? 我看著男孩說.

"....." 男孩沉默, 撇頭笑了又望著高他半個頭的女孩. 我看見他左嘴腳粘著3顆米粒般大的黃色餅屑.

女孩這次沒幫他答腔.

我是問你有幾個同學. 我看著男孩換個詞彙說.

"....." 男孩沉默望著女孩.

我不知道他班上的同學. 女孩回答.

"......" 我們三人全都沉默著.

這孩子不是六年級了嗎, 怎麼一句中文都不說呢. 我心裡奇怪著.

昨天的牧童哥們不說漢語還情有可原, 但你這六年級生比起四年級生就差多了.

唉~~, 我嘆氣.

一會女孩拉著男孩走了.

說起這種無法溝通的原本少許的挫折感偶而會放大, 尤其當你是在所謂1959年三月的50年前就解放的西藏特區的中國與人們面對面時竟然只能用微笑與手勢溝通時. 那我們跟十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荷蘭K君來到西藏這塊碩大無比的高原之鄉就沒啥兩樣嘛.

依我看來, 西藏與中國的心理與歷史距離竟比台灣與中國還要遙遠. 彷彿有條長不見端比台灣海峽更深更寬的大斷崖橫隔出兩個既陌生又不互融的遙遠世界呦. 雖然今日在路上一出了村子碰上了牦牛與黃牛的混血雜種後裔--牛扁 (發音為"") 牛. 它有來自牦牛那朝天的彎曲犄角, 像黃牛的短毛, 力大無窮但肺泡與呼吸器官重新改造後可耐高海拔與稀氧環境. 漢族與藏族的聯姻產品也應該與什麼扁牛相去不遠吧.

睡前R君頭戴登山用的LED頭燈, 領我到洗手台刷牙洗臉準備就寢. 我以毛巾打濕將身上擦了擦. 漱口水就往木欄外奔騰澎湃的江水呸地聲吐得好遠, 臉上偶而被強風刮回來的瀑布飛絲般的牙膏泡沫沾了. 洗手台旁 (也是餐廳的洗菜台) 那根紅黑色皮毛的粗大豬蹄從下午到我們臨睡前的晚上10點鐘始終泡在夾雜血水, 洗臉水與潄口水的奇特溶液裡,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從那合情合理的無奈中解脫.

一邊瞧著豬腳一邊洗臉刷牙真是登巴村難得的經驗.

晚上出乎意外的好睡, 隔壁四川夫妻像收音機電台清晰的談話聲一下子就聽不見了...

陳守忠已預告今日要爬一定的高度後在離終點前13公里處開始騎車. 目的地是如天險般可畏可敬的5,008米東達山.

哇! 此次川藏大橫斷旅行的最高峰, 絕對是"死了都要騎"的終極路線. 而且喔, 咱團不論女男竟然無人放棄!

車子的引擎如罹患缺氧症般發出不尋常的呻吟聲以牛碎步往前繞行, 難怪昨夜兩位開車的師傅聊起這段國道時眼中可察覺到嫌惡與畏懼的表情.

沿途堆放就地開闢山路而挖掘出來的大小石塊, 工人一絡絡將石頭堆成約40公分深, 60公分高, 長度不一的長方體石墎. 待發包的路政單位清點完數量計算工資後就與一定比例的水與泥漿混合以築成擋土牆與護欄. 來自西北高原的初冬寒風忘記噓寒問暖般地將路上積著水的大小坑窪全數結凍成迷你冰湖. 一路來周遭已無人煙, 更沒有農稼耕作之地. 植被剩下枯草和苔蘚類與適應高海拔的針葉林樹. 消瘦如柴的松樹非常沒默契地稀稀疏疏點綴山谷之間. 因此可說整體景觀荒涼悽清到某種氣氛, 牛隻羊群焦急地著魔般的低頭啃草. 擋風玻璃前方除了泥土與小型龍捲風捲起的漫天沙塵之外, 只見到如站崗的衛戍般一墩一墩放置好構工築牆用的石墩.

西藏先天的地質特性簡直是農作物與農業專家的亂葬崗. 一般而言, 西藏的土壤呈淡褐色或灰色. 依其腐殖質含量之多寡而產生不同的色彩. 這裡是以淤積土壤為主, 均為被風刮來的覆蓋在砂礫石與鵝卵石的沙土. 表土層既貧瘠又淺薄, 再挖下去全是石子. 最適合這類惡劣的地型的作物是大麥與西元641年大唐文成公主嫁妝之一的小麥後來轉變為適應高海拔的青稞.

萬物以消極與被動迎接一年一次的嚴冬, 與春夏同樣有生氣與生命力的只剩下奔流千里而來雪山冰融的溪流.

09:15. 晴天. 少雲. 氣溫: 攝氏0度.

豔陽仍然被兩旁高聳入雲的高山遮掩著, 任何光線無法直接穿刺到車內. 陰影暗香浮動之際最耀眼的是極遠處映著金色光芒的雪白山尖. 這是風暴前的寂靜, 是瘋狂前的獨白.

該是時候了!

高繞過一個左轉彎默數10秒後, 視界突然打開. 兩側山脈坡度趨緩漸成河谷平原, 雲朵竟連高度也沉降了. 山頭像是活動佈景般愈退愈開. 太陽露出臉, 陽光像具有重量般流洩到身上及車內所有角落. 針葉樹林竟然如初雪蒸發般憑空消失. 巴士喘起大氣吃力掠過一團團緊緊相摟的矮灌木叢, 外露的石頭由站姿變成臥姿與苔癬相擁. 山一副越長越低矮的錯覺, 雲像是結巴的害羞演員躲避在光禿而怪石嶙峋的群山後頭.

整座舞台以無垠的藍天為布幕360度開啟, 往前逶迤至極目的天涯邊是以墨染色暈技巧黑白兩色印刷的山頭, 岩塊, 草地, 黃灰色土路. 沒有樂隊伴奏, 沒有司儀, 更沒有觀眾. 只有掠過耳稍的風聲與演員自己的心跳聲. 自開天闢地以來寂寥蒼茫鮮少人蹤的高山荒原. 離道路左側40米處, 雪水融成的溪流載著浮冰逃難似得往下游匆匆離去, 自遠而近而遠閃著粼粼波光.

我們竟然跑到這種地方做什麼來呀? 看著刺眼的陽光, 我有點恍惚.

.........(只有幾隻離群的烏鴉無聊地棲身在岩塊上頭等我們這群人類出狀況.)

"到了! 全部下車騎車." 陳守忠終於等到像武昌起義的這一刻對車上的團友吼著.

"下車, 下車了." 大夥一臉沉不住氣地興奮毛躁, 紛紛騎上車走人.

我拿相機來到溪邊先拍了溪水與上面有浮雕般雪花圖案的浮冰. 之後便一路邊騎邊照, 尤其是每騎過一個山丘後會發現在近山後的第二排有更高聳的雪山如隱士般低調隱藏. 雪山腳一定跟著一條悠悠小河注入主溪流, 景緻遠比出發時所見的一大片荒蕪要幽默而生動有趣.

待久了, 你會感覺這塊土地有點看平裝本世界名著小說的味道. 往往翻開樸素平淡的封面後, 讀完第3章節才能慢慢領會它內容的豐富與雋永, 最後不捨掩卷. 簡單說, 很容易錯過; 一旦深入, 容易上癮無法自拔. 人文風俗如此; 動物也好, 風景也好, 都幾乎是這種個性與脾氣的.

眼下與同伴距離越拉越遠, 我一點也不著急. 反正嘛, 今天死也要騎上東達拉! 早已下定決心就是不牽車, 也不上巴士裝老養病.

心情儘管輕鬆聞不到一絲血腥殺伐味, 讓人搖頭的悲慘路況像影子一般從頭到尾跟著. 首先, 這兒根本沒有一公尺的平路. 輪胎費勁踩過堆著小石子, 黃泥的土路, 寸草不生且經常打滑. 大車壓過的七橫八豎的胎痕成為單車深陷傾倒的陷阱. 不知道有幾次車子失去平衡就差點摔車了. 更需避開或直接躍過由裂隙冒出的泉水橫斷泥路的小水溝.

但最要命的仍舊是那高海拔的稀薄空氣讓人開始暈眩四肢漸漸無力.

心跳以加裝turbo引擎的方式高亢但無力的工作. 乾燥冰冷的空氣吸入你的口鼻與胸腔, 你不得不一直猛舔乾澀的嘴唇. 一旦稍微加速騎過小陡坡與積水的坑漥, 呼吸就異常劇烈地起伏波動而且沒完沒了. 最後簡直是用全身70%的氣力呼吸空氣, 用30%的力氣踩踏板的感覺喲. 不可思議的單車經驗.

下一秒鐘吸不到氧氣的想法就這麼死咬著你, 讓你愈騎愈驚, 愈驚愈慢. 好似一群準備過冬的北國松鼠, 剝開藏在橡樹洞裡的核桃時驚覺裡頭竟然空無一物. 核桃怎麼空的?!

落井下石一樣, 途中碰上兩處施工點. 人車被迫停下. 因為塌崩開了大洞的路基還沒填上足夠多的石塊, 連人都過不了. 怪手一鏟接一鏟面無表情的作業, 車後奮力噴出巨量的黑煙並發出隆隆崆崆的噪音. 看得我更加膽怯. 媽呀, 這要扛車越過這石坡呀? 現下連騎車都腿軟, 何況要扛10多公斤的單車? 總之, 像上帝保佑般糊裡糊塗的全都捱過. 竟然發現在第二個施工點追上一直領頭的R君與K君. 三人趁亂拿出飲水與口糧補充體力. 非常喘, 沒講上幾句話.

這兩個傢伙前幾天的高原反應是裝的喲? 這種策略實在太那個了吧! 我合理的懷疑.

今天登東達山即使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類似這種"死也要騎上去"的匹夫之勇算不算心理準備呵?), 但臨場的生理反應與想法還是最關鍵的.

你得學著自我激勵 (或自我催眠) 讓你渡過難關.

還記得這趟兩千里路沒人求你來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不需怪任何人, 更無需怪起陳守忠.

"我排除萬難登頂, 為的只有一件事情: 征服自己的侷限性, 征服自己的狹隘與怯弱." 這是"一座山的勇氣"的作者高銘和在本書的234頁結尾的一句話. (高銘和於1996年春季獨自登上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我就以這句話像錄音帶反覆播放, 洗我的腦袋, 洗我的眼睛, 洗我的耳朵, 洗我的呼吸與脈搏. 一直洗到東達拉山. 他說得極是, 我們來西藏不是為了征服什麼拉什麼山來著. 我們為了征服自己!

登頂後大夥的慶祝儀式像國慶煙火一樣轟烈爆炸開來. 又叫又唱又跳, 十幾個人豐年慶典般緊緊擁抱在一塊兒. 是那些壓抑許久的血汗, 痛苦與忍耐, 毫無保留地在5,008米向藍天與白雲大量噴出.

以第三人騎上東達山的一刻, 我忘我地用右手食指指著陳守忠 (實際上眼眶噙著眼淚顫抖著) 說: "守忠, 騎完東達山這一段路, 我知道這個川藏單車冒險團絕非為了賺錢. 有你的用心與抱負在裡面."

我直視他的雙瞳, 投給他真心的感恩與敬佩.

我想他應該感受到了.

起點
往前望去是一片無垠的荒原
浮冰在淺灘上打轉
第二排的雪山巧妙地藏匿在群山之間, 非得望前騎才看得見




來時路迢迢
冰河與雪山--只有這對看不盡數不完的兄弟檔
接近登頂的第二施工點做唯一的休息和最後衝刺
這輩子最接近上帝的一刻--5,008東達山

星期二, 11月 10, 2009

尼泊爾的喇嘛 10/15 桃園飛香港轉成都雙流機場

==============================

14:00於桃園國際機場二航廈與領隊陳守忠及其他團員在港龍航空櫃檯會合. 除隔天出發的R君與台大Y醫生外, 共有10部腳踏車裝在大紙箱裡準備託運, 聲勢相當盛大, 非常引起眾人側目. 託運完後, 守忠召集大夥發下證件與boarding pass 並由大家作簡單的自我介紹.

有來自某車隊的四人幫.

有點掙扎是否要幫他們起一個比較蒙太奇的類似雪山四壯士激流四勇士之類的, 但人家畢竟沒有壯烈成仁的悲壯計劃與打算哪. 四人幫似乎是進入改革化中國一個政治正確的暫時代號, 就甭介意啦!

遠來的荷蘭國家代表隊的K. 這麼說實在也誇張了些, K君騎單車的狠勁簡直就是讓我們這些台灣郎膽戰心驚. 這傢伙是來比賽的吼?? 逼得我與R君輪流出來陪騎伺候他.

K君來藏的關鍵人物F, 她是K君的女友.

若沒跟來豈不拱手將女友送給雪山聖湖?” 不知道K君會不會如此想.

以及小F君的胞姊F. 是他們三人能否成行的重要推手.

L, 已退休多年, 現住嘉義. 台灣三橫的常客, 已於2007年青藏鐵路剛通車時就拿了頭香進藏. 那次的高原反應聽說像是”80歲老翁碰上16歲妙齡女子一樣沒啥反應”. 強悍呀!

L, 本身又玩又協助守忠做行程紀錄與各項安排, 擁有進出大陸各邊垂罕至景點的傲人紀錄. Cliff非常羨慕的一位團員.

R, 陳守忠的好鄰居, Cliff的老友, 接下來15天很會磨牙的同居室友.

陳守忠, 這個人太有名了就全名呈現了. 總不能像說認識一位叫馬先生的台灣領導人一樣畏首畏尾嘛. 沒有他的宏遠野心與審密的規劃安排, Cliff絕無此等勇氣與熱情投入這次冒險旅行!

自我介紹時一位先生插隊進來問: “, 你們這是去哪裡呀?”

我們騎單車由四川進西藏拉薩.”有人回答他.

! Cool. 加油!加油!” 他一臉既驚訝又羨慕.

最後陳守忠發下一張白紙要我們寫下參加本次活動的動機與心情及希望有怎樣的收穫?

呵呵! 麻煩大家稍微寫一下, 晚上在成都飯店裡我跟各位收齊.

, 新鮮喲, 要寫行前作業呢. 這沒問題啦, 在飛機降落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前Cliff早就完成了, 等著隔壁座的L君交換對答案哩. 不過, L君是個壞學生呀, 一個字都沒動, 都在看無聊的報紙. !

現摘錄一段分享.

剛從一個充斥投資房地產, 股票, 生存與競爭的叢邇小島跳入似乎是只存在人與神對話的雪域高原, 對任何凡人而言都需嚴重地心裡與生理層次的調適與頓悟. 過激的語言與情緒將被無垠無涯的藍天, 白雪和永無休止的膜拜與祝禱所代替. 令人難堪的柵湖線(指木柵內湖捷運線)與逐漸變得娛樂, 競技與網路化的國內外新聞在雄偉華麗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莊嚴神聖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佛前只能低頭沉默.

旅人踏上一個新的旅程不是爲了忘了什麼就是為了想起什麼

…對於從小知名的重要物象(如西藏聖湖, 大昭寺, 布達拉宮)不怕見不著. 只怕見著時, 沒有足夠的精神準備, 將一個隆重的機遇浪費掉了. 既然是隆重的機遇, 那就更應該超脫於”許什麼願”, 再”如什麼願”, 接著”還什麼願”的世俗枷鎖了.

畢竟, 讓我们遇上了, 不管是什麼, 就是百千年修業積累的緣了.

有時候, 心中無所求時, 你(妳)反而求得最多.

(隔壁L君正看著娛樂版有關童顏巨乳瑤瑤的新聞, 害得我一直分神…)

進入候機室, 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位紅衣喇嘛穿著的和尚裝扮人士.

那紅布實在太搶眼了, 就像冬雪裡一株吐著鮮血花蕊的櫻花. 我的目光似乎要將他的布衣看穿一樣, 接下來竟然就跟他點了個頭在他座旁坐了下來.

你要回西藏嗎?”

還來不及回答, 我緊接著說:”我们要一路騎車去西藏拉薩呦用騎單車的方式喔…”我用手勢踩著踏板這麼比劃著.

他戴著金邊眼鏡, 一種斯文有禮充滿智慧的感覺. 甚至我沒把握他是男(喇嘛)是女(尼姑).

他很詫異地瞪著我先點了點頭.

聽我披哩趴啦一連串講著話, 他後來就歪著臉笑了. 然後就戴著一副想一件非常重要事情的表情與眼神瞧著我.

我剛才看到另一個穿同樣紅衣的喇嘛送你進來. 我說.

他是我哥哥.” 他終於回話了.

我要回尼泊爾…”

我驚訝的幾乎叫了出口: ”You are not Chinese??

Oh, my God!

I am so sorry.

I THOUGHT you are Chinese.

Look at you.

You look like a Chinese.

微笑.

像佛一模一樣的笑著, 沒露出半顆牙齒.

我才恍然大悟: ”Do you speak English?”

他堅定的搖了頭.

原來那個所謂想重要事情的表情是思考著如何打發走我這個被西藏情結沖昏頭的冒失鬼.

我像聆聽宣判無罪當庭飭回的犯人一樣滿臉通紅心懷感謝的向他鞠了個躬回到大夥共同候機的地方. 心想我到底在搞什麼呀.

在接下的旅程我很正經地告訴自己: ”Cliff Cliff, 不是所有的紅衣喇嘛都來自中國西藏; 正如同不是所有藏區人家栓著的脾氣暴戾的大黑狗都是藏敖呀.

在香港轉機時叫了Mexico製的Corona Extra, 330 ml收我港幣50. 簡直坑人嘛, 台灣便利商店只賣40多台幣. 合理可親多了. . 順便用店中的電腦上網發了封email給太太報平安, 誰知這是此去西藏拉薩16天所發的唯一一封mail.

在成都下褟的解放軍成都軍區下轄的大門口貼有軍事管理區的金河賓館, 一開Acer Aspire One 筆電不知怎搞的就壞了, 從此根本無法正常開機. 只得一路放在行李箱底層押著回台灣. 所以全程的遊記都以手寫方式take note. 就盡量隨手想到就記下key note. 這幾乎就是村上春樹所建議寫遊記的最佳方法.

村上春樹說旅行時要用心看, 把自己當成攝影機或照相機. 但盡量不要用相機拍. 若非得看到照片才能回憶起當時的經過與景緻, 那就不好了. key note把時間, 地點及有趣的人事物在筆記本上簡短的寫下來就夠了. 譬如說記下10/15, 桃園港龍候機室, 尼泊爾的喇嘛這幾個字就會想起這麼些對話與事情經過. 記得太細反而不好, 會扼殺一些非刻意塑造的遙遠感覺與模糊的想像力吧.

所以這次算是村上春樹旅行記寫作法的初體驗, 但還是忍不住拼命照了一堆照片, 再加上非常愛照個人照(不管是大頭照與小頭照甚至無頭照都愛)R君也佔用了許多用心看的時間與情緒.

沒法子呀,雪山與冰川的美景前能忍住不按快門簡直可在拉薩出家了說.

捨棄相機不用也真是一種旅人心理層面的大突破. 畢竟要用文字形容一座高聳入雲光彩耀眼的雪山比一張自動對焦的傻瓜相機照要難上200倍囉. , 可能不止.

晚上從成都機場入住金河賓館後沒活動, 陳守忠帶人去吃有名的四川火鍋. 我一吃辣就會拉肚子不停, 沒敢跟. 洗澡時在從無例外的昏暗燈泡下看見水垢遍佈在塑膠水管與黑黑髒髒的磁磚上頭, 想起2003年去湖南張家界旅行時所住的一間破舊旅舍的浴室悽慘的景象. 啊呀, 一模一樣嘛. 也是讓水垢與水斑像爬藤一樣擠滿浴室所有本該光滑與白潔的角落.

, 世上所有的富庶文明與進步各有千秋不同, 但論到貧窮髒亂與落後卻都是一個樣兒.就好比男人瞧著順眼的女人能有千百個樣, 但讓男人第一眼就噁心作嘔的女人永遠是一個型. 反之,亦然. 沒惡意呀.

匆匆洗完澡就倒在床上睡了. 至於陳守忠到底幾點回到房間完全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