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高原反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高原反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12月 14, 2009

死了都要騎的318川藏最高海拔 (10/21 登巴村, 5,008東達山, 左貢, 邦達)
==========================
光從"登巴村"這個地名可猜想這裡是怎樣一個生活條件的窮鄉僻壤.

只能很禮貌的稱之為木屋的兩層建築物就搭建在臨著江邊與狹窄的山徑旁. 我們全被安排在二樓以木板隔間成的放有吱嘰作響的彈簧床與小木桌的房間.

我與R君的房內只有一盞約10燭光的小燈泡, 一扇無法關緊的門. 沒有半個電插座, 也沒有窗子. 真的是一個只滿足"躺下睡覺起床走人"此類最低標準的打尖點. 廁所在廚房邊上, 當然是沒門的那種. 僅舖上一塊挖好洞的木板的簡陋茅房. 從洞口往下看, 是嘩啦嘩啦日夜奔流的冰冷江水與岸旁亂七八糟的垃圾與各色排泄物. 有時會有幾道風一陣陣像惡作劇般從下方貫上來. 冷颼讓你打著寒噤, 又氣味難聞.

洗手台呢? 咦, 浴室哪裡去啦? 昨天下午我問早到的R君.

今天沒法洗澡啦. 只有一個洗臉台在廚房後面. R君無精打采的回話.

用膝蓋想也知道, 這村不會有熱水了. 天黑前飯店旁已塞滿風霜滿身看似也筋疲力盡的十輪大貨車, 全都是日夜兼程趕路才落腳到這個前不著村, 後不著店的偏遠山村的旅人. 帶團按計畫入住的大致看了看只有我們一行人.

晚餐前沿江邊往村子上頭走了百米山路, 只見整個村落升起7, 8條炊煙繚繞入雲, 安靜地浸潤在晚霞與夕陽之中. 沒聽到熟悉的狗吠聲. 霧氣一刻比一刻更濃更冷些. 步回餐廳裡等出菜時碰上兩個在對面的曲登鄉第二小學上學的孩子. 男孩制服上繡的是六年級, 女孩是四年級卻長得比男孩高些. 口裡都咬了餅乾. 男孩嘴腳旁都是餅乾屑, 有著一副很粗心凡事不在乎的神情. 見了我還有點怕生.

你唸曲登小學呀? 我看著男孩說.

"....." 男孩沉默, 撇頭望著高他半個頭的女孩.

他-- 六年級. 女孩望著我.

你班上有多少學生呀? 我看著男孩說.

"....." 男孩沉默, 撇頭笑了又望著高他半個頭的女孩. 我看見他左嘴腳粘著3顆米粒般大的黃色餅屑.

女孩這次沒幫他答腔.

我是問你有幾個同學. 我看著男孩換個詞彙說.

"....." 男孩沉默望著女孩.

我不知道他班上的同學. 女孩回答.

"......" 我們三人全都沉默著.

這孩子不是六年級了嗎, 怎麼一句中文都不說呢. 我心裡奇怪著.

昨天的牧童哥們不說漢語還情有可原, 但你這六年級生比起四年級生就差多了.

唉~~, 我嘆氣.

一會女孩拉著男孩走了.

說起這種無法溝通的原本少許的挫折感偶而會放大, 尤其當你是在所謂1959年三月的50年前就解放的西藏特區的中國與人們面對面時竟然只能用微笑與手勢溝通時. 那我們跟十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荷蘭K君來到西藏這塊碩大無比的高原之鄉就沒啥兩樣嘛.

依我看來, 西藏與中國的心理與歷史距離竟比台灣與中國還要遙遠. 彷彿有條長不見端比台灣海峽更深更寬的大斷崖橫隔出兩個既陌生又不互融的遙遠世界呦. 雖然今日在路上一出了村子碰上了牦牛與黃牛的混血雜種後裔--牛扁 (發音為"") 牛. 它有來自牦牛那朝天的彎曲犄角, 像黃牛的短毛, 力大無窮但肺泡與呼吸器官重新改造後可耐高海拔與稀氧環境. 漢族與藏族的聯姻產品也應該與什麼扁牛相去不遠吧.

睡前R君頭戴登山用的LED頭燈, 領我到洗手台刷牙洗臉準備就寢. 我以毛巾打濕將身上擦了擦. 漱口水就往木欄外奔騰澎湃的江水呸地聲吐得好遠, 臉上偶而被強風刮回來的瀑布飛絲般的牙膏泡沫沾了. 洗手台旁 (也是餐廳的洗菜台) 那根紅黑色皮毛的粗大豬蹄從下午到我們臨睡前的晚上10點鐘始終泡在夾雜血水, 洗臉水與潄口水的奇特溶液裡, 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從那合情合理的無奈中解脫.

一邊瞧著豬腳一邊洗臉刷牙真是登巴村難得的經驗.

晚上出乎意外的好睡, 隔壁四川夫妻像收音機電台清晰的談話聲一下子就聽不見了...

陳守忠已預告今日要爬一定的高度後在離終點前13公里處開始騎車. 目的地是如天險般可畏可敬的5,008米東達山.

哇! 此次川藏大橫斷旅行的最高峰, 絕對是"死了都要騎"的終極路線. 而且喔, 咱團不論女男竟然無人放棄!

車子的引擎如罹患缺氧症般發出不尋常的呻吟聲以牛碎步往前繞行, 難怪昨夜兩位開車的師傅聊起這段國道時眼中可察覺到嫌惡與畏懼的表情.

沿途堆放就地開闢山路而挖掘出來的大小石塊, 工人一絡絡將石頭堆成約40公分深, 60公分高, 長度不一的長方體石墎. 待發包的路政單位清點完數量計算工資後就與一定比例的水與泥漿混合以築成擋土牆與護欄. 來自西北高原的初冬寒風忘記噓寒問暖般地將路上積著水的大小坑窪全數結凍成迷你冰湖. 一路來周遭已無人煙, 更沒有農稼耕作之地. 植被剩下枯草和苔蘚類與適應高海拔的針葉林樹. 消瘦如柴的松樹非常沒默契地稀稀疏疏點綴山谷之間. 因此可說整體景觀荒涼悽清到某種氣氛, 牛隻羊群焦急地著魔般的低頭啃草. 擋風玻璃前方除了泥土與小型龍捲風捲起的漫天沙塵之外, 只見到如站崗的衛戍般一墩一墩放置好構工築牆用的石墩.

西藏先天的地質特性簡直是農作物與農業專家的亂葬崗. 一般而言, 西藏的土壤呈淡褐色或灰色. 依其腐殖質含量之多寡而產生不同的色彩. 這裡是以淤積土壤為主, 均為被風刮來的覆蓋在砂礫石與鵝卵石的沙土. 表土層既貧瘠又淺薄, 再挖下去全是石子. 最適合這類惡劣的地型的作物是大麥與西元641年大唐文成公主嫁妝之一的小麥後來轉變為適應高海拔的青稞.

萬物以消極與被動迎接一年一次的嚴冬, 與春夏同樣有生氣與生命力的只剩下奔流千里而來雪山冰融的溪流.

09:15. 晴天. 少雲. 氣溫: 攝氏0度.

豔陽仍然被兩旁高聳入雲的高山遮掩著, 任何光線無法直接穿刺到車內. 陰影暗香浮動之際最耀眼的是極遠處映著金色光芒的雪白山尖. 這是風暴前的寂靜, 是瘋狂前的獨白.

該是時候了!

高繞過一個左轉彎默數10秒後, 視界突然打開. 兩側山脈坡度趨緩漸成河谷平原, 雲朵竟連高度也沉降了. 山頭像是活動佈景般愈退愈開. 太陽露出臉, 陽光像具有重量般流洩到身上及車內所有角落. 針葉樹林竟然如初雪蒸發般憑空消失. 巴士喘起大氣吃力掠過一團團緊緊相摟的矮灌木叢, 外露的石頭由站姿變成臥姿與苔癬相擁. 山一副越長越低矮的錯覺, 雲像是結巴的害羞演員躲避在光禿而怪石嶙峋的群山後頭.

整座舞台以無垠的藍天為布幕360度開啟, 往前逶迤至極目的天涯邊是以墨染色暈技巧黑白兩色印刷的山頭, 岩塊, 草地, 黃灰色土路. 沒有樂隊伴奏, 沒有司儀, 更沒有觀眾. 只有掠過耳稍的風聲與演員自己的心跳聲. 自開天闢地以來寂寥蒼茫鮮少人蹤的高山荒原. 離道路左側40米處, 雪水融成的溪流載著浮冰逃難似得往下游匆匆離去, 自遠而近而遠閃著粼粼波光.

我們竟然跑到這種地方做什麼來呀? 看著刺眼的陽光, 我有點恍惚.

.........(只有幾隻離群的烏鴉無聊地棲身在岩塊上頭等我們這群人類出狀況.)

"到了! 全部下車騎車." 陳守忠終於等到像武昌起義的這一刻對車上的團友吼著.

"下車, 下車了." 大夥一臉沉不住氣地興奮毛躁, 紛紛騎上車走人.

我拿相機來到溪邊先拍了溪水與上面有浮雕般雪花圖案的浮冰. 之後便一路邊騎邊照, 尤其是每騎過一個山丘後會發現在近山後的第二排有更高聳的雪山如隱士般低調隱藏. 雪山腳一定跟著一條悠悠小河注入主溪流, 景緻遠比出發時所見的一大片荒蕪要幽默而生動有趣.

待久了, 你會感覺這塊土地有點看平裝本世界名著小說的味道. 往往翻開樸素平淡的封面後, 讀完第3章節才能慢慢領會它內容的豐富與雋永, 最後不捨掩卷. 簡單說, 很容易錯過; 一旦深入, 容易上癮無法自拔. 人文風俗如此; 動物也好, 風景也好, 都幾乎是這種個性與脾氣的.

眼下與同伴距離越拉越遠, 我一點也不著急. 反正嘛, 今天死也要騎上東達拉! 早已下定決心就是不牽車, 也不上巴士裝老養病.

心情儘管輕鬆聞不到一絲血腥殺伐味, 讓人搖頭的悲慘路況像影子一般從頭到尾跟著. 首先, 這兒根本沒有一公尺的平路. 輪胎費勁踩過堆著小石子, 黃泥的土路, 寸草不生且經常打滑. 大車壓過的七橫八豎的胎痕成為單車深陷傾倒的陷阱. 不知道有幾次車子失去平衡就差點摔車了. 更需避開或直接躍過由裂隙冒出的泉水橫斷泥路的小水溝.

但最要命的仍舊是那高海拔的稀薄空氣讓人開始暈眩四肢漸漸無力.

心跳以加裝turbo引擎的方式高亢但無力的工作. 乾燥冰冷的空氣吸入你的口鼻與胸腔, 你不得不一直猛舔乾澀的嘴唇. 一旦稍微加速騎過小陡坡與積水的坑漥, 呼吸就異常劇烈地起伏波動而且沒完沒了. 最後簡直是用全身70%的氣力呼吸空氣, 用30%的力氣踩踏板的感覺喲. 不可思議的單車經驗.

下一秒鐘吸不到氧氣的想法就這麼死咬著你, 讓你愈騎愈驚, 愈驚愈慢. 好似一群準備過冬的北國松鼠, 剝開藏在橡樹洞裡的核桃時驚覺裡頭竟然空無一物. 核桃怎麼空的?!

落井下石一樣, 途中碰上兩處施工點. 人車被迫停下. 因為塌崩開了大洞的路基還沒填上足夠多的石塊, 連人都過不了. 怪手一鏟接一鏟面無表情的作業, 車後奮力噴出巨量的黑煙並發出隆隆崆崆的噪音. 看得我更加膽怯. 媽呀, 這要扛車越過這石坡呀? 現下連騎車都腿軟, 何況要扛10多公斤的單車? 總之, 像上帝保佑般糊裡糊塗的全都捱過. 竟然發現在第二個施工點追上一直領頭的R君與K君. 三人趁亂拿出飲水與口糧補充體力. 非常喘, 沒講上幾句話.

這兩個傢伙前幾天的高原反應是裝的喲? 這種策略實在太那個了吧! 我合理的懷疑.

今天登東達山即使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類似這種"死也要騎上去"的匹夫之勇算不算心理準備呵?), 但臨場的生理反應與想法還是最關鍵的.

你得學著自我激勵 (或自我催眠) 讓你渡過難關.

還記得這趟兩千里路沒人求你來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不需怪任何人, 更無需怪起陳守忠.

"我排除萬難登頂, 為的只有一件事情: 征服自己的侷限性, 征服自己的狹隘與怯弱." 這是"一座山的勇氣"的作者高銘和在本書的234頁結尾的一句話. (高銘和於1996年春季獨自登上世界最高峰聖母峰)

我就以這句話像錄音帶反覆播放, 洗我的腦袋, 洗我的眼睛, 洗我的耳朵, 洗我的呼吸與脈搏. 一直洗到東達拉山. 他說得極是, 我們來西藏不是為了征服什麼拉什麼山來著. 我們為了征服自己!

登頂後大夥的慶祝儀式像國慶煙火一樣轟烈爆炸開來. 又叫又唱又跳, 十幾個人豐年慶典般緊緊擁抱在一塊兒. 是那些壓抑許久的血汗, 痛苦與忍耐, 毫無保留地在5,008米向藍天與白雲大量噴出.

以第三人騎上東達山的一刻, 我忘我地用右手食指指著陳守忠 (實際上眼眶噙著眼淚顫抖著) 說: "守忠, 騎完東達山這一段路, 我知道這個川藏單車冒險團絕非為了賺錢. 有你的用心與抱負在裡面."

我直視他的雙瞳, 投給他真心的感恩與敬佩.

我想他應該感受到了.

起點
往前望去是一片無垠的荒原
浮冰在淺灘上打轉
第二排的雪山巧妙地藏匿在群山之間, 非得望前騎才看得見




來時路迢迢
冰河與雪山--只有這對看不盡數不完的兄弟檔
接近登頂的第二施工點做唯一的休息和最後衝刺
這輩子最接近上帝的一刻--5,008東達山

星期五, 11月 27, 2009

紫外熱線,幽靈的高原反應,仙女般的姊妹湖 (10/18 雅江,理塘,巴塘)
======================================
為什麼318國道那麼難走但又非走不可?

出發之前早就有心理準備這條"惡劣得像1997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重量級拳王比賽中咬掉對手荷利菲爾德一小塊耳朵的拳王泰森"的國道318多難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白1,300年前說的.有說服力吧).

但沿路風景實在令人讚嘆地包羅萬象.從高聳連綿的20多座大雪山,無數的冰川,險峻難捱的峽谷,瀑布雲海,數條跨國千里奔流不悔的巨流,原始濃密的森林,無垠草甸,大小雪水湖泊等等自然景觀,到千年不衰的茶馬古道這條藏漢文化遺產注入比酥油茶更濃青稞酒更烈的人文歷史氣質,讓人捨棄易走的青藏線(公路與鐵路)紛紛擠入這條教人一試難忘最終受虐成癮的川藏動脈.

據2007公佈的調查結果, 中國十大死亡道路中318國道川藏線排名第一!

川藏公路全長3,176公里,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橫跨14條江河,被中外地理學家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 這條最危險的公路,從拉薩到成都長達2,144多公里,當初為了修通這路,3,000千多個生命伴隨消失了.不止如此,咱這次跟車的來自河南的馬師傅說,解放軍為了響應毛主席當年"邊修公路,邊打土匪,一路挺進西藏, 最終解放西藏"的號召,平均"每一公里路要死一個解放軍,3頭驢子,和10匹馬".至於為什麼馬竟然死的比驢子多,實際原因馬師父沒多說明.但看到我們迄今為止的惡劣危險的路況,走得慢的驢子存活的機率理所當然的比愛飆速的川馬要高些.就像法拉利跑車與Toyota在台灣狹窄彎曲的坪林宜蘭公路段出事的機率也大致如此吧.

奪命原因首推高原反應.

川藏線從四川盆地的成都開始,一路西行海拔慢慢升高,有很多海拔超過4000米的大山.缺氧有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尤其對初涉此地的司機帶來致命的威脅.

第二是川藏線泥石流塌方路段多.地質學家告訴我們,這片青藏高原曾是特提斯海的海底.但既不平坦,又無規律.尤其是高原的東半緣,巨大山脈的走勢從西北東南走向變成南北走向,形成318國道在四川境內被群山與江河截斷的艱困地形.陳守忠也說三年前剛修好的這段從雅江到理塘的公路今日彷彿是被轟炸之後的斷垣殘蹟.

離開雅江,R君與K君兩位高山症病號已轉搭TOYOTA四驅前導車.除車子顛簸程度因車子較佳的懸吊系統而減輕之外,也為了當他们兩位產生任何嚴重缺氧現象時,可儘速駛離高海拔的危險區域進行可能的急救.

看著團友均為可怕而且是殺人於無形的高原反應折磨著,我心裡想著是否能發明出一項類似體重計或血壓計的儀器能很快的量測出來(或預估出)一個人到達多少海拔時會產生高反.假如某人到達4,200米時會有劇烈反應,抵達之前他該先服用減輕反應的藥物或是像被逮住的穿山甲一般只能認命地縮短身子不吃不喝不笑不鬧快速通過這段危險區域.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之下,一台較機動可靈活調度的車子對拿揑不準的團員生理狀況是絕對必要的.

在駛離雅江市前,在橋邊看見一位紅衣的年輕喇嘛,光頭上戴著一條上有紅色NIKE商標的頭帶.與黝黑的臉頰相映照就像是看到"NBA的黑人球員穿起藏族喇嘛袈裟"有種說不出的彆扭.

秋色主宰一路上所有的景物.樹葉紛紛由綠轉黃,就像拿調色盤的手那麼一抖稍為一個不小心,葉子由黃變橙,由橙變淺紅,豔紅,赤紅.高山草原卻單調許多.淺綠與米黃色起先大概各佔一半,當30米高的松樹越來越多時,後者已變成壓倒性的多.但不管是什麼顏色的草原,全都是短小精幹的一副樣子.開車的史師傅一路猛踩油門直上第一個山頭--標高4658米的剪子彎山.他一面打起不小的噴涕而且呵欠連連,看得我心驚只管盡量找機會聊天,希望他不要一個大意將整車開下山谷.

公路蜿蜒盤環沿山勢逐高,雲朵像被無形的風箏線牽引住固定在無風的空氣中,看起來像是被關入過小不合身的獸欄裡的白毛大象.

隔著車窗,可輕易感受那無所不在的紫外線的可怕幅射熱力.這種高度下不知是不是低含氧的助紂,萬物被太陽紫外線全無懸念地征服了.萬物呦,不是只有動植物.

可向前移動的只剩下匆匆過路無心戀棧的貨車,長途巴士及半昏厥半睡的旅人.連烏鴉也遁入地洞似的不見影蹤.植物也臣服.瞧著滿山遍地的短草都低下頭,相約似地褪色成低調的槁黃色.Cliff此時將長袖排汗衫穿起再罩上短衫,戴上全遮式登山帽將臉頰,鼻,口,雙耳,後頸,脖子團團圍住.嚴格說來,全身上下只剩下眼珠子還能穿透過眼鏡及擋風玻璃.我還是動都不動,因為一動就讓灼熱的陽光像一條冒著熱煙的滾燙毛巾擦過我身上的表皮與毛孔,又熱又刺又辣又痛.從外往車頭瞧去,我就像是被冰凍在魚缸裡的金魚一樣,此刻被千萬條紫外線凝結在駕駛右座上,動也不敢動一下.

這輩子沒領教過那麼難受與可怖的日晒.這是離天堂最近的太陽煉獄.

除了這個無孔不入有洞就鑽的紫外線之外,天空的 "" 是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到入骨的東西.我敢這麼做結論.今天天空呈現出的藍是最高等級的藍,是唯一的,無可替代的.而且連Cliff也必需承認面對到這種藍天,我只能辭窮意盡.朵朵出岫的白雲幾乎是固定在這個巨大的藍幕上,矮到伸手可得.我到現在閉上眼還會忍不住低喃"老天,你怎能如此藍?"

紫外線讓天更藍,白雲輝映更深沉的天.

在08:20兩名重裝登山車的老外騎士一前一後相距50米左右騎著"之"字形的上坡路被我们超過,我们很激動地打開車窗舉起雙手拇指狂吼"耶!加油.Good Job!". 看起來是一對50歲上下的金髮夫妻,體力讓我相當佩服.感覺是歐洲人的模樣與氣質,因為男人的長相就好比五官稍微不向頭頂擠去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男人裂著嘴微笑很紳士地朝車上的人揮揮手回禮.

路上接著碰上成群結伴橫過公路往山那頭覓食的一大群牦牛.其中毛色有黑有花,但身上長毛部份都被塵土染成一層鵝黃的保護色.天氣還不夠寒冷的緣故,領頭那隻大牦牛的臉色像是連續拉稀好幾天的樣子老掛著有點擔心什麼的表情.總共有60~70頭大小牦牛,似乎是無意義又像是極有計劃地走在無涯的草原上.待它们全數通過時也不見半個牧民的人影.

萬一有車撞了其中一頭牛,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有人說會有牧民(不只一位呦)馬上從山溝裡跳出來叫你賠償.一頭山羊據說要價2,000元人民幣,那比山羊要大上不止5倍的成年牦牛要多值錢吶?突然,我有點發怔.因為算了算這些終年餐風露宿,逐水草而居的辛苦藏民他们的家產(牲口為主)可能比咱車上任何ㄧ個台灣人都能過得舒適太平哩.

500頭牦牛該值多少錢?

真是太有錢囉!

所以牧民多生幾個小孩,也不必學什麼微積分什麼的,只要學齊加減乘除四擇運算就夠了.漢字學得不好也沒多大妨礙,只要人民幣認得你就萬里通行無阻.就算輟學在家把每頭牛羊馬健健康康地(快快樂樂地可能有點難度)看好也值得的哇.

車攀爬過4,718米的卡子拉山後,進入遼闊平坦的高山草原.今天仍然是安排較輕鬆的下坡行程讓大夥能充分適應高原反應.高反這東西比一氧化碳中毒還可怕.無臭無味無色無形.且等它老兄上身時,你除了低頭禱告抱著氧氣瓶猛吸外只能盡快降到低海拔的地區避難.我們一路輕鬆無拘束地騎過海拔平均4,000米的毛亞大草原,再下降到3,960米的"世界高城"理塘用中餐.此等下坡路線最受女生歡迎,全數像馬上有免費冰淇淋可吃的蜜月中的新郎與新娘一樣快樂無比地騎往理塘.我自從風櫃嘴8月的痛苦摔車後,只能慢慢地小心地遠遠跟著.速度愈騎愈慢,最後連一半都沒騎完就讓支援車給招上車.

沿途的草原山光讓我看山看雲看牛看羊看得過癮.緩緩隆起有著誘人曲線的高山遠遠望去很像是發育良好的巨大法國麵包.有黑麥做的,有蕎麥口味的.更多種類的是烤成金黃色焦脆可口的白麵包.車子行走在緊鄰山谷的狹小的黃土礫石路,就彷彿是從麵包內沿著裂隙擠牙膏似的流出來的奶酥與奶油甜餡.猛一遠遠望去,成群散落山腰上低頭吃草的黑牦牛與白山羊就像是點點小小灑下的黑白芝麻粒.它們非常專心地吃草,沒有太大的動作.保持那望遠的視線不移開,沒半响,繞過那似無盡頭的S型彎路,密密麻麻遍佈的黑白芝麻愈變愈大一下子就成了傾巢而出到處聞聞嗅嗅的蟻群.烈陽照射烘烤之下,法國麵包就要出爐了...最終,車子捱著幾乎要嗅到草根香氣的距離時,才發出 "啊,好多牦牛喲,好多山羊呀!"大夢初醒般的驚嘆.牧民搭的帳篷罩著黑布以吸收陽光與熱氣,只稀少而零零落落點綴著.

進入巴塘之前先翻過另一座4,690米高的海子山,那無影隨行的高反又侵擾著團員們. 四驅TOYOTA早已火速駛往今晚位於海拔2,563米的巴塘酒店.可憐的荷蘭K君應該是瀕臨崩盤的最痛苦的一天,據同車的R君描述那情景幾乎是可直接送急診室的危急情況.

手腳四肢全麻了,需由女友在旁按摩.呼吸又急又短,就像上岸太久的海豚吸不到空氣.心跳如"脾氣暴躁的火車添了過多的煤炭般"直線直升.

"全車的氧氣瓶一罐接一罐都吸完了." R君在酒店比著同樣激動的手勢說.

"咦,你們有沒有看到至目前為止最美的一幕風景--姊妹湖?"我問.

"啊,什麼姊妹湖?在哪兒?"R君在高塘就因為高反再度發作,所以中餐整節都趴著癱了.什麼兄弟姊妹東南西北都沒搞清楚就讓TOYOTA四驅車快遞到入住的酒店.

"夕陽下雪山前的姊妹湖,好美!"我邊用中指及食指按著兩側太陽穴邊以R君聽不到的音量低吟著.


入冬前低頭猛吃草的牛群
狀似枯黃的草原是牛羊的饗宴大餐
毛啞高山大草原水草充足是藏民的游牧之地

要下降到"世界高城"理塘吃中餐
川西第一美景姊妹湖
姊妹湖後面是生生世世相伴相隨的兄弟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