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0, 2010

我也從白象王國來 (12/28~12/31 台北--曼谷--Ayutthaya)

=======================================
Chap 4. Smooth As Silk, 曼谷的廟與阿瑜陀耶 (Ayutthaya) 古城

說起最早對泰國的第一印象是遠在泰國國境之外的由桃園飛曼谷的泰航航班上得來的.


其中一位泰國空姐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她的光澤而富有彈性的咖啡色皮膚, 烏黑靈活的大眼睛, 有些靦點保守的露齒笑容, 帶有特殊捲舌鄉音的英文. 尤其是讓人眼睛無法移開的以細膩精緻花紋, 紅, 黃, 黑三色相間混合的傳統泰絲剪裁而成的連身過膝裙裝. 這些像大人版的樂高玩具拼湊組合後, 讓她像是曼谷12月天的太陽一樣讓人熱力四射無所遮蔽, 一方面極盡挑逗的欲拒還迎.


視覺上, 可說無可挑剔.


機能上, 泰絲服飾一方面方便空姐們飛機上的穿梭走動服務, 另外亦透氣通爽. 在電影 "安娜與國王" 裡, 港星周潤發也是穿著這種華麗的泰絲服裝.


進了曼谷市幾天下來竟然再無機會看到曼谷人街上穿起這種據稱由貴族及有錢人所偏愛的泰絲織品. 倒是有天在 BTS 上一對國外金髮母女各穿著一套清涼露肩的泰絲手工漂染的套裙, 坐在整車像一堆廉價的外銷成衣工廠的折價貨中, 就好比 Siam 站 Central World 牆上看板中的model一樣搶眼.


泰絲這門藝術因為並不為當代泰人重視而瀕臨失傳, 在二戰後由一位美國人 Jim Thompson 改良生產技術並招募日益凋零的機師, 才得以讓與中國絲齊名的泰絲能繼續在世界上發光發熱. Jim除賺到大量財富外, 也贏得了 "泰絲大王" 的稱號.


難怪泰航以這句 " Thai, Smooth As Silk" 作為其航空公司享譽國際的CI, 真是太精準而貼切了.


此種最可遠溯自13世紀暹羅人種桑養蠶織布鏤花的傳統工藝的極致單純, 幾乎就是整個泰國從宗教, 政治, 到人民一脈傳承的縮影.


特別是, 追求單純這項動機強烈反映到宗教與信仰上有形與無形的東西上頭.


最初, 遠遠看到任何一座泰國寺廟, 一種很寧靜特殊的心情會由然升起. 就像是入夜後將電燈開關關掉, 把Play 中的音響系統摁下靜音, 在怠速下將汽車的空調關上車窗緊閉, 無人的游泳池畔往返的碎波瞬間停下的那種"還有溫度地活著但已全然靜下來"的感覺.


先聲明, 這跟它的教義扯不上任何關係. 儘管泰國佛教只有唯一經典, 南傳大藏經. 是傳入斯里蘭卡後, 因為戰爭而記載下來的, 後來的南傳佛教只使用此經, 無使用其他經典. 相形之下, 中國佛教如繁星般的各式經典, 與教派複雜到像各地的方言一樣, 可說人人一把號, 各吹各擂.


中國寺廟建築的內部像進了大觀園一樣讓人眼花撩亂.


從中門前像史前巨獸般的銅鑄香爐, 信徒奉獻刻有姓名的左右蟠龍殿柱, 敘說佛教故事的琉璃壁畫, 金身佛像與陪祀的菩薩, 獻祭貢桌的三牲禮, 加上藏傳佛教獨有的歷任活佛, 法王與大宗師等等的塑像與畫像, 將一個原本像塗染各色顏料與釉彩的美術館場弄得更紛亂擁擠. 篤篤篤篤的木魚聲, 晨鐘與暮鼓將焚香遼繞的美術廳變成音樂劇場般熱鬧.


比泰國廟擁擠熱鬧200倍的地方.


泰國是屬於南傳的小乘佛教, 與流行於中國的藏傳佛教與中原的大乘佛教有天差地遠的不同.


我的初步印象, 泰國寺廟看起來不屬於很健談很聒噪的那種寺廟. 中國人的廟卻沒有"佛那種高高在上"的架子. 是很有人情味, 且很市儈的一個地方. 廟內活動從焚香, 禱告, 念經, 祈福, 去邪, 解運, 消災, 點平安燈, 去太歲, 批流年, 甚至算命, 所謂信徒們有需要的凡塵俗事幾乎全都包辦了.


這樣看起來, 中國佛教為了順應聽世音以渡化眾生的大乘佛教教義就有"不得不入世而為"的苦衷. 也因如此, 那比起泰國佛寺神聖不可侵犯的距離感顯得可親多了.


中國和尚可以手持金銀, 泰國和尚則因戒律禁止而不碰金錢之事. 所以在台灣與大陸常有假和尚托跛化緣騙錢的景象在曼谷街頭你是不會看到的. 可想而知, 泰國出家人應該比中國和尚更容易揮別七情六慾, 只因單純簡化的教義, 寺規與戒律. 事實上, 泰國出家人也擁有更高一等的社會地位與尊重.


泰國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布置更可再次印證這種從內而外的為超然而單純的意識流動.


泰國的廟大的驚人. 寺內瑬金金身或灰黑色石雕的大小佛像數目更是驚人.


最出名的算是菩提寺 (又稱臥佛寺). 菩提寺在拉瑪一世修建時曾收集約1,248尊殘破且大小不一的佛像, 並召集技工補修佛像. 加上菩提寺佛塔數量也是全國之冠, 因此菩提寺也有"萬佛寺"的稱號.


佛寺佔地的面積廣大, 像無從規劃的原始森林般經常讓人失去方向感.


泰國的寺廟不是普通的高. 不管是小座的佛像 (像是大皇宮內玉佛寺一公尺不到的翡翠玉佛), 還是在臥佛寺內橫躺著光是頭部就高達15米, 體長46米的巨大臥佛, 都搭建非常高的廟宇供奉這些佛像. 中國或台灣絕不算寒酸的寺廟比起它們, 好比是籃球場上發育中的國中生對上美國NBA的黑人7呎中鋒的感覺.


進入一間寺廟, 人們首先需走過一道道短圍牆隔開的方形廣場. 廣場似乎沒有任何優先次序與孰先孰後, 就像大型積木一般一個個捱著併排堆著. 在那裡進出的邊門很多, 我怎樣也弄不清楚如中國建築很容易弄懂的座向與進出方位, 簡直如迷宮般經常一下子就迷路不自覺重複地繞原路走.


抵達曼谷第二天上午參觀的菩提寺擁有4大座佛塔和以金箔或彩色磁磚裝飾的91座小塔. 根本無法走完全程, 既沒有雇用導覽到最後也失去興緻了.


散佈佛塔的廣場之中沒有種植太大型的樹木讓遊客焦點不集中. 仰頭瞇起眼望去比藍天與鬆散的浮雲略顯低矮的就是這些鑲嵌青, 白, 黃, 藍四種磁磚尖聳挺拔的佛塔. 在一座座早年國王修建的四色磚與金漆堆砌成的黃金色佛塔那高達30米的塔頂基座上方因為年代已久像皺紋般滲透出風雨日曬的窘態與裂隙. 在裂縫裡紛紛叢生著像原始部族戰士出征前頭上插著綠葉的樹枝與短草.


佛塔海螺紋路的尖頂像是支未盡戰功的鏽色倒立長矛, 以尖刺指向無窮遠邃的天空. 又像是超現實的無線電波發射器將眾生的禱語與祈望源源不絕傳送給不知遠在天邊或是近在耳旁的神佛.


完全不見任何人員從事修剪枝葉灑掃鋤草之類的雜務, 這在台灣的廟宇是不可能發生的景象. 台灣寺廟為了迎接香客與信徒, 對於廟裡外門面這檔子事比起40歲的中年婦女的臉容除皺去斑美白可是還要更敏感更需要細心照顧的. 這兒看起來有點讓它自滅自存的消極態度, 看得Cliff覺得可惜了. 還號稱 " 9 Wonders" 呵.


再天高地大的天然或人為奇蹟實在禁不起惡劣環境氣候的長期迫害的, 更何況繼承人有心無力. 啊, 浪費了.


或許有野鳥築巢的關係, 邊走邊聽到啁啾的鳥叫聲與看到它們撲翅閃著陽光進出佛塔陰影中的身形. 每座佛塔正前方的入口階梯顯得非常狹窄陡峭, 難道古代君王與和尚們都是經由如此憋腳的入口閃身踏入塔心內更暗更令人不悅的斗室內敬拜佛祖嗎?


這類功能性遠低於宣示性與炫耀性的佛塔有些像古代兩軍交戰純粹以火器數量取勝的意味. 是否殺戮越大的暹羅王傾向於立起更大更高數量更多的佛像與佛塔以求得內心的平和與心安? 完全不得而知.


這些無所遮蔭的林立佛塔, 全都繞著手拿像機戴著黑色墨鏡的觀光客. 當地禮佛的信徒甚少走近佛塔邊, 他們全都進入供著佛陀雕像挑高而突顯出空氣感的佛殿裡跪著祈福.


下午去大皇宮內的玉佛寺.


矮小如泰國人的玉佛 (不滿一公尺卻價值連城) 被約10公尺高貴華麗的蓮花寶座高高捧住, 遙遠的將人群隔離在外圍. 這種看得出來被刻意經營的距離感與階級隔闔讓我極不適應.


泰國的佛太神秘而不可親了.


入內參觀的民眾, 不管是信徒或觀光客全都得脫掉外鞋赤腳入到異常空曠的大殿, 像贖罪般低下身子找到空位就跪坐定位. 我瞧了四周與前後, 信徒们弓腰以頭磕地, 雙手嗑十, 兩眼緊閉, 口中默禱的不變姿勢與距離他們數十公尺遠及十數公尺高的佛祖心靈相會.


大殿裡沒有披著土黃色, 偏袒右肩, 無袖袈裟的和尚的蹤影, 但有位中年人警察以很威權的語氣不時要求進殿的信徒與觀光客"身子低一點", "趕快坐下來", 或 "腳不能指著佛像" 之類維持著已經可寫進教科書裡頭的優良秩序.


為什麼是著制服的警察維持秩序呢? 這可是佛寺啊, 不是嗎? 我们可不是小學生, 更不是罪犯.


這點Cliff很不認同呢.


我無法想像台北民權東路上的行天宮, 雲林北港媽祖廟或是西藏拉薩的大昭寺哪天湧入的萬千信徒與進香客發現竟然有穿制服的警衛 (更不論是配手槍的警察) 在大殿吹哨維持秩序.


似乎千百年來帝王威權與封建制度遺留下來的階級意識並沒有隨著泰國現代化的進程而消失, 反而從信仰與宗教中汲取重生的養份依依不離.


在十四世紀阿瑜陀耶王朝 (Ayutthaya) 頂峰時期所建造的這大群落建築包括臥佛寺與佛塔, 在不曾遲疑的日照中見證了泰國古代的君王們窮兵黷武汲汲擴張版圖的野心與戰功. 每次出征前君王必會率領文武百官前往最大的佛塔前誓師, 並祈求佛祖庇祐他們能凱旋而歸. 戰爭結束班師回鄉時, 君王也會在佛祖前跪謝祂的護佑與法力的靈驗.


讓古代暹羅王屢屢踏上嗜血征途的不就是這種以天命自居與佛祖一定保佑的帝王情結嗎.


曼谷的第三天搭上台灣20年前就已經淘汰的類似 "沒有空調每站都停的對號快" 火車前往北方80公里遠的阿瑜陀耶大城遊覽. 朋友說這座古城逛的人不多, 有別於曼谷市的線性般繁榮的乏味. 火車票一個人去程18元, 回程20元, 單程走了將近2小時才到.


阿瑜陀耶王朝 (Ayutthaya) 第一任國王拉瑪鐵菩提一世於1350登基, 此君一共在位19年. 很奇怪的是, 他對當時高棉帝國的吳哥城特別情有獨鍾, 次年1351就開始征伐位於北方信奉婆羅門教的吳哥王朝. 這個可憐的吳哥城從此被阿瑜陀耶王朝歷代君主多次劫掠, 兩國結下理不清的血海世仇.


舉兵發難者就是這位建立泰國第一萬佛寺的拉瑪一世.


兩個位處中南半島的國家以長矛, 刀劍. 戰馬與戰象互相洗劫對方首都為復仇血恨的手段. 最後,1767年阿瑜陀耶王朝被以眼還眼由新霸主緬甸興兵滅亡, 歷時 417年, 傳35位國王.


公元1351~1357年吳哥王朝首都吳哥城被拉瑪一世人占領長達六年.


1393年和1431年吳哥城又兩次為暹羅人所攻佔, 因此強烈的不安全感使得原本居住在此的吉蔑族人不得不選擇一個遠離危險地帶的城市作為重新開始的地方. 明宣德五年(1430) 暹羅再度入侵高棉帝國, 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 高棉人此東遷至今日的金邊, 建立了全新的柬埔寨王國.


中南半島的霸權由吳哥王朝落入暹羅人手中.


吳哥王朝的終結並不是柬埔寨的滅亡, 而是柬埔寨文明的全新開始. 因為當時古典的婆羅門教時代在小乘佛教的傳入與阿瑜陀耶王朝的武力入侵高棉帝國而結束了. 今日柬埔寨流行的小乘佛教文明從此誕生, 也就是說宗教在武力統一之下取得了一致性.


中南半島的風水像太平洋的低壓熱帶氣旋很快輪流轉向.


16世紀中葉緬甸籲王朝 (緬甸第二個統一的國家) 勢力迅速擴張, 成為威脅阿瑜陀耶王朝的另一個軍事敵國.


1549年緬甸東籲王朝進攻阿瑜陀耶王朝, 圍城四個月無法攻下阿瑜陀耶城而退兵.


1563年東籲莽應龍捲土重來提刀策馬再幹又入侵暹羅. 次年成功攻佔首都阿瑜陀耶城, 將泰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員和居民擄回, 另立傀儡王做為影子執政.


1568年11月因暹羅力圖擺脫緬甸的控制, 導致莽應龍又一次大舉進攻. 阿瑜陀耶城抵抗緬軍圍困達10個月之久, 終因內部叛變而陷落. 這次暹羅也嚐到他的對手所嚐到的苦果, 很悽慘得淪為緬甸附屬國達15年之久.


1591年到1593年彷彿是中南半島版本的少主中興的翻版. 阿瑜陀耶王朝第20代國王納瑞宣1592年底以泰軍主力與緬軍決戰於泰國廓沙拉. 結果緬軍大敗, 其統帥緬國王儲陣亡.


1594年納瑞宣陷柬埔寨吳哥王朝首都, 吳哥王朝成為阿瑜陀耶王朝的附屬國, 吳哥國王必須經過阿瑜陀耶國王加冕才能成為國王.


1758年 4月, 阿瑜陀耶王朝第32代國王病逝後短短3個月内便更换了三个君主, 给緬甸的入侵帶來機會.


1763年緬甸貢榜王朝孟駁率師進攻阿瑜陀耶王朝.


1766年孟駁的軍隊再次陳兵阿瑜陀耶城下, 將該城圍了14個月. 终於在1767年4月7日將阿瑜陀耶城最後一次攻破. 暹王阿迦達身亡, 三萬多居民淪為戰俘. 維持了400餘年的阿瑜陀耶王朝這次永遠走入歷史, 再也沒能重新站起. 之後建立的卻克里王朝也因不堪戰火騷擾將國都南遷至曼古迄今.


所有泰緬兩國交戰歷史的殘酷與無情的終結全都一幕幕刻寫在今日的阿瑜陀耶城廢墟裡.


緬甸軍隊攻陷城後像操作打卡鐘一樣熟練無誤地洗劫了暹人首都阿瑜陀耶城. 他們把皇室圖書館的藏品用作燃料, 以熔化佛像上的黃金. 基上還有不少石雕佛像, 只是全都被砍去了頭部. 傳說緬甸大軍攻陷大城後, 窺覬佛像頭部的鍍金. 所以把鍍了金的佛像頭顱通通砍去, 再把黃金熔掉帶走. 到處是斷頭斷手的燻得黑漆駡烏的佛像, 傾頹長滿雜草的牆壁與原先宏偉的土石基座, 倒塌下來再也走不進去的百年來無人聞問的佛塔.


昔日熱鬧的市集廣場上只剩下三三兩兩的遊客, 懷著一種紀念, 憑弔或大嘆一口氣的緬懷心緒. 泰國人心想戰爭終於結束了, 留下來這座可稱為"泰緬戰爭博物館"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對觀光客收取微薄的門票.


歷史 (或泰柬兩國共同信仰的佛祖) 很公平地還柬埔寨吳哥窟一個公道.


1860年法國自然學家 Henri Mouhot 將這座埋沒在森林中將近400多年的吳哥王朝都城發掘出來, 名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自那時起, 在此遺址上展開一連串有系統的挖掘與科學探勘.


1992年, 吳哥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只比泰國阿瑜陀耶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時間慢了一年.


菩提寺 (又稱臥佛寺, 萬佛寺)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像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菩提寺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大皇宮內也有眾多的佛殿與佛塔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唯一未斬首的坐佛.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唯一未斬首的坐佛.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 Ayutthay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