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楓林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楓林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8月 27, 2009

2009七夕情人劫18禁
=====================================
不知道還以為是一個被兇惡的跆拳道黑帶老婆在那個令她不悅的情人節所蹂躪的可憐丈夫?

背與肩部多處擦撞傷.

鏡子裡是相反方向;左膝蓋外側碰撞傷口.

T-shirt的下場雖不算捐軀沙場,只能在家穿了.

沒傷筋斷骨的,人都說是個小小教訓.甚至有點小幸運的僥倖感覺哩.

感謝老天厚愛Cliff.

9/3 依約再去醫院復診,醫生與我都對復原狀況非常滿意.

基本上都是聽我說哪裡還不舒服,門診以45秒炫風般結束了.

這點倒是很像MBA時上課的方式.

基本上教授都讓學生講個不停, 他在講台上"阿哈阿哈"補充, 有時蹦出來"Good. or Excellent."距離下課10分鐘前,趕緊下個總節,並提醒下堂課學生該預習那些章節及繳交作業之類的事.

今天的homework是再拿了7天的藥,吃來補心情的吧.

臨走前囑咐我不用再回診了, 吃到不痛就可停藥.

這麼畢業了?哈哈哈!

掛號第39號,在板凳上足足等了1.5小時.

等時還是在看村上春樹的遊記"邊境.近境",寫到有關日本關東軍與蘇聯與外蒙聯軍部隊在二戰時期於一個位於內蒙與中國東北省邊界叫做諾門罕村浴血作戰的故事.

知道這諾門罕村之戰嗎?我是看了這本旅行記才知道的耶.

中國好大呦.

村上的旅行記寫得與別人就是不一樣.寫得比當場親自目賭還生動而能令人反思.

艾,寫得好得沒話說.

準備恢復騎車鍛鍊囉,身上的結疤是Cliff騎士的勇敢勳章.















星期三, 8月 26, 2009

終於從風櫃嘴摔下來了 Part II
==================================
保證不會有類似民視親家之類拖拖拉拉的 part III, part IV...Part II is the end!
==================================
受傷或臥病在床的唯一好處是可讓身邊的親人與朋友對你關心倍至.

偶一為之倒也有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好心情呢.謝謝大家電話與email的問候,Cliff 感受比昨日太陽還要溫暖10倍的感覺.

先說到昨日JET台重播的經典日劇"戀愛世代"有段蠻湊巧的插曲.

松隆子與木村拓哉是坐在相鄰座位的辦公室同事, 雖是彼此有些對對方的好感,平時在辦公室裡卻是一副吵架鬥嘴非常不對盤的模樣. 簡直是狗與貓關在小小的鳥籠裡一樣,水火不容.

昨天演到木村拓哉上班得知松隆子因前夜淋雨回家而感冒請病假沒上班.木村拓哉一下班就帶著小禮物(一個小仙人掌盆栽)去從未去過的松隆子公寓去探病...

木村一邊抽煙一邊親手幫她熬了稀飯的一幕真是七夕情人節最經典的一幕呀.(是真的很感動呀)

今天渾身疼痛,做了一夜惡夢的太太一起床就上馬偕網站為我掛骨科門診.

醫院樓上樓下新棟舊棟都是人呢.

很快的,醫生連正眼都沒瞧我三眼,對著電腦螢幕就將藥方開了出來.

最好的消息是醫生看著我的胸部X光片說,看起來沒有骨折,氣胸,瘀血ㄝ,吃吃藥就好了.

雖可預料的到,我還是無比開心.就先報告到此.

突然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自摔車,發出E-MAIL,到收到關心的電話與E-MAIL,男生與女生的比例是壓倒性的9:1呀.

這代表什麼道理?

可能是大多女性鮮少運動,所以此類" 咎由自取, 盈虧自負"的運動傷害較不能有同理心的點頭認同.男性友人所表現的就像聊到年輕時當兵的趣事一般,充滿共同的回憶.

也可能是男性比較雪中送炭, 而女性比較錦上添花呀.

但, 這偶一為之的小小插曲我Cliff敢說,就好比當兵一樣這一輩子都不會忘了.

終於從風櫃嘴摔下來了

====================================

想要避免的事就終究沒能逃過這一劫. 不過各位看到這裡可不用擔心過多,至少Cliff還可坐在家裡的餐桌前寫這篇提早發生的文章.

進入八月天之後,每一個晴天從早上約5:30,太陽就很賣力地集中發出的熱量將臺北盆地當成是一鍋洗澡水想把它儘速煮沸.

對出外運動的各種人,包括跑步的,登山的,早晨到公園運動的,騎車鍛鍊的,在心理層面上都形成很大的變化.連學生都放暑假避暑去了,那我們運動一族也幾乎要調整時刻表來因應盛暑的炎熱.

Cliff早把每日出門騎車的例行活動改成一週只騎兩次,但為了維持運動的總活動量,就每週騎它兩次風櫃嘴.我可是在這方面蠻嚴以律己的呀.

儘量在週二及週五各騎一次.

累嗎?當然累死了!

但每次完成之後,還是有些那種小感動或屬於40~50歲的歐吉桑很獨佔性的小驕傲.那些年輕的, 30分鐘內登頂變成像到後院曬衣服一樣例行性與事務性的傢伙是無法理解的.

騎上這個可一路走到擎天崗的入口--風櫃嘴,拜客們會像祭典的其中一項程序般在涼亭的4個木板凳上稍事休息.吹著比山下低至少攝氏五度的風,喝水,睡個小覺.

常常是拜客們交流的好地方,這比一堆單車網站要棒多了.照片文章再多都沒用,比不上在涼亭旁當場就像很熟很熟的朋友一樣看著摸著對方的車子,交流與討論改車升級的計劃與騎車冒險的履歷.

有一點,上來風櫃嘴的公路車比起登山車拜客的數量是壓倒性的多.大約是接近9:1的這個比例. 所以Cliff都完全沒法與這些公路車交流呢.登山車在這條山路上竟然在數量與速度上均處於絕對劣勢,倒是當時買車時沒想過的問題呢.甚至有種烏鴉混入白鷺絲群那種奇怪的感覺.

今天旁邊的板凳上躺著一個呼呼大睡的年輕拜客,用帽子蓋住臉睡覺,所以沒聊上話.休息20分鐘,把整罐水通通喝完,戴好安全帽,下山去了.

就在約4公里處的一個轉彎,為了閃避一部迎面而來的轎車,本能式的兩手急抓煞車把—-這也是我在車上最後做的動作,接下來就連慘叫聲也省略一樣倒在長著短草與佈滿小石頭的山路旁.

大約我就維持這個側臥在地上的姿勢(左上右下--我通常睡覺的姿勢)長達1分鐘之久.有點像是剛做完整晚惡夢醒來沒力氣起床一樣. 更像是一個橫擺著的沙漏, 時間在我手中暫停了.

接下來,才感覺到身體左側邊劇痛.

從左腿膝蓋外側,左大腿臀骨,以及左手肘,像是從3,2,1一起倒數一樣開始發出巨大的痛楚.我試著舉起左手,確定(其實根本沒法確定啦)沒有骨頭斷了或穿刺出皮膚表面.還好!我心裡暗自激動了一下.看得到那個傷口,有泊泊的血滲出.!好痛!左後肩一定是重重地摔在地面的那一點,好痛呀.左腿也可動了,相信沒有骨頭穿出那種嚴重的傷口啦.

!頭上的安全帽還在,突然記起在摔車的0.5秒後空中落地時聽到腦袋(安全帽保護著,沒提前落跑)撞擊地上的聲音了我心裡又激動了一下.沒有這頂安全帽,今天CliffBlog可能要永遠停格了呀.

接著大概花了半分鐘像一隻從麻醉槍甦醒過來的花豹喘著氣...我那時只能很本能式的呼吸,四週靜得詭異,靜到幾乎能"看見"我的每一口呼氣和吸氣.撐起右臂膀為支點先坐起身子,彎下脖子再將左側傷處細細檢查了一次,確信"沒有骨折或骨碎不是我一廂情願的錯覺".

奇怪的是這段從摔車到起身察看身上傷口的5分鐘內,沒有任何人或一輛車經過.彷彿是Cliff騎著騎著一路騎到月球表面一樣.

我忍著疼痛,一拐拐走向同樣倒地不起的單車扶起它,要是摔壞無法下山那就麻煩了呀.!它老兄果然是銅皮鐵骨做的,連一滴血也沒流吶.煞車,變速齒輪,輪胎,連前車燈及里程計都OK.!就只有鍊條掉了.這簡單,順手從旁揀來樹枝就搞定.

左手肘的傷口蠻深的一直流著血,就用長手帕捲起來在傷口上用右手及牙齒打了個鬆結.是沒有頭暈想吐等輕微腦震盪的可能,就忍痛騎下風櫃嘴山.

一路上以跟上坡一般慢的速度下滑,突然覺得想哭說...很莫名地想哭.

又極希望是一場惡夢,醒來就一切都回到歸零的時間原點那就好了.左側身體刀割一樣的痛楚像5具響個不停的幫浦將疼痛與驚恐經由神經末稍傳回大腦--"嘿!老兄,這次是真發生了."

眼前掠過的景物超現實般地被擠壓成平面一樣,失去所謂的前後左右了.腦海裡竟一點也回想不起摔車時是如何騰空,翻滾,著地的.好比那段記憶被吸入一個錯亂的時光隧道裡去,未來,過去及現在全部打著死結.

回想起今天摔車的驚險程度可排行在Cliff所遭遇到的意外事故前三名.事後有點撿回小命的感覺呢.雖然從文章讀起來,好像是發生在去年的事情一樣,但它正是在今天中午才讓我痛苦但幸運的經歷過.

回家先沖冷水澡,如落井下石般再痛了一回.傷處擦雙養水,塗優碘,貼上3M的透氣繃帶.第一次進臥房開冷氣想要午休一下,但久久無法成眠.

Cliff終究沒哭啊.

腦子裡揮之不去的竟是村上春樹已想好的那個比實際用上要早幾十年的墓誌銘:

村上春樹

作家(也是跑者)

1949~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Cliff的也可借用類似的風格哩.

Cliff

想成為作家(也是拜客族)

1964~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牽車的

,會不會想太多了說.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哩?慘!

星期一, 7月 27, 2009

最快的, 最慢的, 以及第101次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
一直覺得有必要(或義務)為這個距離台北市最近的國家公園寫篇短文.

早在國高中的80年代, 因為地處交通極為不便的南部, 光是搭一種叫做”觀光號”的特快火車, 也需至少9~10小時才能從台南北上到台北. 若是預算的關係要降級搭”對號快”, 那真的是非常折磨體力與耐心的一件苦差事啦. 三餐都要在座位上吃了(你有座位的話), 搞不好連消夜也得在火車上解決.

印象中這種像內湖木柵捷運線每站都停的”快車”, 真是無以名狀的慢吶. 你就像安裝在火車頂的日晷儀看著太陽由右手側(正東方)升起, 再從你頭頂上蝸牛一樣緩慢西移. 甚至慢到讓你以為它忘記要移動似的. 終於, 依依不捨地在左手邊(西方)沉入地平線.

猛然一看車剛停靠在一個叫”苑裡”你這一輩子沒聽過的小站.

外頭漆黑一片. 這”苑裡”站像是從地球內剛接生出來的私生子, 完完全全無人聞問. 只有遠遠的角落躺著一隻毛色幾近變黃的黑狗抬頭望你一眼, 被汽笛聲吵醒的樣子. (其實也不是看你啦, 因為坐火車實在太難捱了)

(苑裡鎮,位於台灣苗栗縣的濱海的鎮, 位於苗栗縣西南. 本鎮地名源自於平埔原住民宛裡社. 至2009年六月止, 共有人口48,991人.)

”對號快”到台北車站時已離出發時刻14小時了. 真是累人吶!.

對我们出生生長在南台灣的小孩, 到台北一趟 (不管是上學, 工作, 玩樂, 購物, 還是搬家…whatever)就好比要我们現在飛一趟南美洲的阿根廷一樣遙遠及新鮮.

“喔! 去台北呀, 是電影及小說裡少男少女編織的夢. 也一直是Cliff若有似無, 隱隱有聲的想法.

“陽明山”就代表台北, 只因它是我唯一叫得出名號的風景勝地.

“陽明山”的花鐘噴泉, “陽明山”的杜鵑花, “陽明山”的溫泉與地熱. 還有“陽明山”上那個政治永遠正確的中山樓.

中山樓是前國民大會代表開會之所在地, 上個月竟成為F4中脾氣最直的言承旭的歌友會會場, 聽說擠進爆滿溢出的3000多名中外粉絲. 哈! 真是巧合到只能偷笑. “永遠政治正確的耄耄國大代表”或”言承旭的千萬死忠粉絲” 分屬代表那個時代的”偶像崇拜”現象.

對呀, 去了台北, 沒上陽明山走春爬山就像每年10月10日國慶日沒呼”蔣總統萬歲萬歲萬萬歲”一樣罪不可赦. 是極度的政治不正確哩.

當時一部國產機車很出名的廣告就以輕鬆騎上陽明山為產品性能的訴求. “四檔直上陽明山.” 事實上, 到2009的今天為止還沒有一部以四檔飆上陽明山的手排國產或進口機車被製造出來! 陽明山的坡度遠比它有花有水的溫婉錯覺要強悍200倍.

Cliff要上陽明山.

不管方法, 不管快慢. 要上陽明山.

1985年, 歷經三年的規劃, 佔地11,455公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了. 自此陽明山國家公園已遠超過當時 ”四檔直上陽明山” 的花鐘噴泉杜鵑花公園.

除了它物種繁複的1200種植物, 18種哺乳動物, 110種鳥類, 21種兩棲類, 40多種爬蟲類, 陽明山國家公園擁有一項Cliff認為最難得的世界之最.

它是一個距離其首都城市最近的國家公園.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國立或國家公園離首都那麼近的. 多近? 陽明山國家公園入口的遊客中心離Cliff家(約是台北市偏北的區域)只有12公里. 開車20分鐘不到.

因地利上的方便, 每天不知有多少徒步的登山客, 機車騎士, 搭大小巴士的, 開車族, 或是我這類的拜客族, 動不動就像去巷子口的7-Eleven買蘋果日報一樣往陽明山國家公園裡頭跑.

開頭所說的”第101次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多啦, 但真要認真統計Cliff應該上來30次跑不掉!

我是如此迷戀陽明山, 當初決定買下這大直房子的其中一項關鍵原因, 就是它距離”我的最愛--陽明山”太近了呀.

前不久, 為測量家裡到小油坑旁停車場的距離, 開著VW Golf GT以30分鐘創下本人最快速度.

但最令人懷念的則是婚前騎機車載著太太上陽明山約會的那段歲月. 雖然太太一直抱怨空氣太糟, 夏天太熱, 冬天好冷, 戴安全帽把頭髮壓到變型等等. 但那種毫不做作的零距離擁擠與無聲風聲雨聲勝過一切的機車陽明山之旅, 真值得懷念呦.

那台經常被我以二檔操到口吐黑沫當機的Suzuki雷霆125, 伴著我倆直到1993年年初前往USA攻讀MBA才從我们的世界任完鞠躬下台. 1996年回臺後曾試著尋回這個老夥伴, 但事與願違, 只得前往警察局報案失竊, 永遠註銷它曾經風光忙碌的存在.

自此買了四輪轎車, 再也沒有”二檔三檔四檔手忙腳亂直上陽明山”呀.

今日, 2009年7月27日, 花了1小時25分鐘來印證陽明山坡度的不易相處. 憑全手動27速的GIANT XTC A0自行車, 騎上海拔805公尺的小油坑旁停車場. 它位於陽金公路最高點, 離家約莫18公里遠.

是有始以來最慢的一次. 但也是最讓我放鬆的一次.

攸閒地在週一關閉的林語堂書院小停五分鐘, 照相喝口水.

20分鐘後, 在文化大學前的7-Eleven停車補給, 為路人甲路人乙留下到此一遊的歷史鏡頭.

再經過30分鐘, 到達陽明山國家公園入口處的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及所有其他園內設施如慣例在每週一均不開放, 所以這天理論上你會碰上最少上山的遊客囉. 但有人喜歡人擠人的成就感來滿足, 就不在此討論了) 將自然代謝到尿液中的乳酸趕快排掉, 席地坐在關著的玻璃門前, 望著天上逛大街的白雲, 喝飽水準備最後階段的衝刺.

小油坑前的吊橋仍舊未完工, 無礙遠眺那在日據時期就成為台灣蓬萊米育成中心的竹子湖.

比預期要輕鬆的努力與腰腿的鍛鍊, 我騎到了來過不記得多少次的小油坑停車場.

心裡有一個強烈而真實的像被打開的什麼.

同樣是爬坡上山, 為什麼騎一趟"
6公里的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 http://redgolf4me.blogspot.com/2009/07/blog-post_22.html 與3倍距離的”陽明山小油坑”會有那麼巨大的差異呢? 應該, 或至少, 都會有某種程度的膽小退縮: ” 嘿! 好累呦. 不要再那麼自虐騎單車了吧.”

前者會讓你溶入一種千絲萬縷都埋身在”奧林匹克式競技般的殘酷與冷靜”. 是那種接近”只論輸贏, 非王即寇”的極端情緒, 像兇猛的非洲火蟻不斷地不斷地咬噬著你的全身筋骨與神經. 你只能痛苦卻認命地往前踩.

而18公里的陽明山之行, 卻完全聞不到殺伐與血腥. 彷彿在週五的微風午後, 吹著口哨輕鬆寫意走在長長的淡水老街的感覺.

好奇怪呦. 今天也流了一身的汗耶, 也會像口渴的河馬張大口呼吸, 也好幾次瀕臨抽筋吶. 以及那像紫外線一樣無孔不入的乳酸累積. 但, 想贏想破記錄的好勝心就像山陵上掠過的流雲沒有重量.

沒有重量.

還是, 那充滿回憶的地方本就該為了回憶而緩慢流動著. 所以需要獎勵與歌頌的不是那些最快的或那些花最少時間的.

有天, 我们都需要學會”慢慢的生活”這個人生觀呢.

今天, 或者在某一個未來.

星期三, 7月 22, 2009

風櫃嘴,乳酸地獄,和一種比固執還要堅硬的存在
==========================
騎單車時你在想什麼?

這或許像在一個大晴天, 對著山邊緩緩移動的白雲問相同問題一樣, 只會讓人搔搔後腦勺, 然後很不好意思的回答: ”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呢. 嘿! 你知道答案的話, 麻煩請你告訴我吧.”

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

騎單車時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

“當你奮勇以大腿與小腿, 像曲軸一般週而復始機械式的往下踩, 揮汗往前騎時你的腦袋與身體在想什麼?”

先講一講我們的身體是如何 ”思考”與”反應”所有運動的.

不得不先提
有氧運動.

在此指包括長跑, 騎自行車, 爬山, 游泳等以氧提供運動所需熱能的均屬於有氧運動.

而100米短跑, 舉重, 球類活動, 甚至提菜籃, 用力地打你不聽話的小孩等 某個 ”爆發性瞬間”可以憋足一口氣完成的都屬於無氧運動. (哈哈! 打小孩是無氧運動. )

有氧運動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透過身體的加速新陳代謝以
增進心肺功能. 特別指很認真地很嚴肅地運動喲. 認真嚴肅到你的呼吸會被擠壓成深呼吸(腹式呼吸)的模式, 也就是平日的短淺呼吸(胸式呼吸)已無法透過循環全身的血液提供足量的氧氣給細胞, 肌肉, 內臟, 器官燃燒糖類及脂肪了.

呼吸對有氧運動是如此的重要, 一是經過一個叫肺泡的傢伙提供身體組織新陳代謝必需的氧氣, 二是同時將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經肺泡排出體外.

肺泡可是個有趣且不可思議的器官.

它是人體內唯一可供氣體交換及氣體擴散的場所. 英國一位瑜伽大師曾指出, 人的肺可供擴散的表面積約 60-80平方公尺, 平均有兩個足球那麼大. 但很多人因為呼吸太短促, 使空氣不能深入肺葉下端時, 導致換氣量小, 所以大多數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的1/3. 真是驚人的浪費哪!

最妙的是, 所有工作中的肺泡都在產生一種中年男人夢寐以求的珍品--前列腺素, 通過深呼吸還可使原來就在工作的80%~90%的肺泡產生比原來更多的前列腺素.這樣, 更多的前列腺素進入血管, 從而使血管擴張, 血壓降低.

“肺泡換氣”這項能力將一般普通人, 業餘運動員, 職業運動員, 甚至男人與女人區分開來.

女人的肺擴散能量就比男人稍低些, 運動員也比一般人有較大的肺擴散能量. 也就是說運動員靠著平日不輟的訓練增加肺容量, 提供更多肺泡與微血管的接觸面積, 藉此增加肺擴散能量.

增加肺擴散能量有什麼好處?

透過較大的肺擴散能量, 你的每次呼吸就可交換擴散更多的氧氣到血液中, 而你因燃燒脂肪產生運動所需能量的討人厭的(副產品)--乳酸便可更容易代謝, 不會累積到令你酸疼無力, 甚至下不了床, 走路不成型.

做個
有氧運動的結論.

為了補充足夠的氧氣供有氧運動的役使, 讓運動中的你不會”上氣不接下氣”, 身體的調整對應機制除以上所提的以深呼吸(腹式呼吸)增加肺擴散能量之外, 還包含較快的脈搏及提高的心跳 (以上兩位仁兄可稱為加速血液循環的幫浦總成)>增進心肺功能
>降低血壓.
>使大腦盡快消除疲勞.
>調節神經系統, 使人輕鬆舒暢.
>有益長壽.
>同時可燃燒脂肪變瘦變苗條動人

(理論上, 每燃燒7700大卡可減1公斤. 若你體重60公斤, 每天熱量攝取固定, 走路30分鐘可燃燒200大卡熱量. 那一個月下來才可減1公斤. 看來光靠走路減重實在不怎麼容易哩.)

游泳在我身上得到”減肥”的印證. 有人說Cliff你太那個了吧, 這種身材還減重哪? 2007年的暑假期間的兩個月, 每週三天以蛙泳22分鐘游完800公尺. 深呼吸的模式下, 精神變好, 睡眠品質也棒, 妙的是肚子魔術般變小了. 腰圍就硬生生少了一英吋. 許多夏天不能穿的短褲都能再舒適的穿上.

稍後提一下騎單車爬坡也可減肥的好處.

呼吸對有養運動的成敗就像是換氣對游泳同樣關鍵, 怎樣才能學會正確呼吸?

記得第五屆雲門流浪者吳欣澤去印度學習西塔琴彈奏時, 為了特殊的瑜伽坐姿而將呼吸頻率降低到咋舌的一分鐘吸氣, 再一分鐘吐氣.

運動科學專家指出相似的方法.

一是要緩和吸. 也就是吸氣的時候, 要均勻緩慢, 盡量深吸, 讓氣體能充滿肺泡. 二是要用力吐, 吐的乾凈, 這樣才能將廢氣全部排出體外, 保障交換的氣體多一些.

最科學的呼吸方法為:“吸——停(屏氣10~20秒鐘)——呼”的呼吸形式. 這樣夠簡單了吧,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練習 ”正確呼吸”, 運動時就更駕輕就熟..

相對來說, 運動強度過高的運動, 多數屬於
無氧運動.

進行無氧運動時, 運動者往往會喘得要命. 譬如跑百米, 運動中幾乎可以不考慮呼吸, 甚至鼻子用膠布貼起來不吸半口氣也可跑完. 跑完後, 才代償性的大口呼吸, 將方才運動中欠缺的氧氣補足. 而且無氧運動因為消耗的脂肪少, 不但不會讓人瘦下來, 反倒會增加肌肉量. 由於運動相對過度, 超過了無氧運動的強度, 而産生的無氧代謝而導致乳酸的形成.
乳酸對運動者產生酸疼, 疲勞等副作用. 但乳酸可以在有養運動時分解出來. 在騎車運動完一段距離後會短暫地肌肉酸疼, 這時千萬不要坐了下來. 應繼續騎一段路將呼吸調整過來, 將激烈運動中欠缺的氧氣補足, 累積的乳酸可藉由正常的代謝由尿液與汗水排出體外.

正確的運動應如熱愛慢跑的村上春樹一樣, 每天持續的運動呦. 村上過著像是機器人保養潤滑的規律生活. 每天早起(06:30左右), 先利用腦袋最清醒的時候工作. 吃完蔬菜沙拉為主的早餐, 就外出跑步. 一跑就是10公里. 據稱是認真的跑哩. 每天以將近一小時跑完10公里. 一週跑6天, 除非天氣問題才不跑. 他老兄到今日已連續跑了27年頭. (自1982年村上寫完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尋羊冒險記”之後, 決定以職業作家維生開始算起.)

有類似比固執更堅硬的東西在他心裡作祟吧, 我想. 有興趣的人可看他那本自傳性質的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乳酸也有它好的一面. 大量的乳酸可以刺激血管和淋巴節涕組織膨脹(健美運動就是利用這一原理), 膨脹使得肌肉變得更有力, 血液循環加快. 血液循環加快可以使得血液更快速輸送氧氣.(所以專業自行車運動員的腿部肌肉是很鬆軟的, 並不是堅如頑石, 因爲這樣的肌肉才會有良好的血液循環.)

我们的身體是以如此複雜, 卻優雅平衡的生理機制來”支持與獎勵”愛運動的主人.

有一對退休老夫妻, 平日喜歡運動, 有天決定騎單車環寶島一趟. 從沒騎過遠途的夫婦倆憑著”有何不可, 反正就慢慢騎嘛”的簡單想法上路. 這一騎就是40多天後才回到家.

有人問先生, 未來會再騎車環島嗎?

不了. 先生很快回答.

這四十多天都在想什麼呀?

想什麼? 沒有呢. 什麼都沒想. 就一直一直騎下去…

原來, 騎車的目的是讓你放空. 先生最後領悟到.

有人問村上春樹同樣的問題. 跑步的時候在想什麼?

“有時候也會毫無脈絡地想起以前發生的事…有時候腦子裡也會浮現小說上的一點小創意. 不過, 實際上認真的事情幾乎什麼也沒想過…”“我一面跑著, 只是跑著. 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著.”“反過來說, 或許是為了空白而跑的.””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第26頁.

話說上週五, 7月17日, 我獨自一人騎了趟風櫃嘴, 距離上次騎上這個北部拜客聖地至少有一個月之久了. 那種又期待又怕傷害的矛盾情緒就像晚上十點鐘的蚊子不斷的在我耳旁眼前叨叨不休不飛走.

”好了囉, 騎上中社也一樣是運動. 真的犯不著在這麼大熱天為難自己嘛. 又不是要拼個什麼奧運金牌的啦. 再說啊, 年紀也不小了, 留點力氣吧.”小偷懶, 得過且過的Cliff一直在鼓吹”放棄也是一種選擇.”

“騎就騎嘛, 大不了休息一次再攻頂. 但, 真得有那麼不濟事?”另一位固執, 自我要求甚高的Cliff跩著我到樹蔭下說起教來.

終究還是在早上10:00忐忑上路了. 但略顯生疏的肌肉與關節把”苗頭不對就妥協”這樣一個包裹順手也帶著走了.

循著家前的劍南路, 以12分鐘騎上劍南山, 沒問題. 以最高速檔位放輕鬆6分鐘滑下至善路二段路口. 自此是一路緩坡往上騎, 經過很操的明德樂園路口前又長又直的斜坡, 再直行緩坡向上.

在離家約35分鐘後, 抵達風櫃嘴的起點—楓林橋. 此去6公里可直達終點.

單車用道旁樹立起新建的 (應該是新的, 我已太久沒騎這段我曾以41分鐘攻頂的山路了) 綠底白字路牌寫著:”
勝利是屬於你的, 上吧! 風櫃嘴6公里. 燃燒9400大卡.”

哈! 這段文字非常有效地鼓舞渴望靠騎車爬山減肥的男女騎士. 9400大卡約等同1.2公斤. 換言之, 每騎單車完成五趟”
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可甩掉6公斤的肥肉.

這實在太容易了!?

但你必需相信, 是的, 數學上是可甩脫6公斤你恨之入骨的脂肪肥油. 僅止於數學上. 當你親臨驗證後, 就能深刻體認所謂”
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那數學以外文字以外運動生理學以外的內涵了.

那是種比固執更堅硬的什麼在作用.

我心情像一個負氣離家的小五生, 打算一路不休息不落地直攻6公里外那個可讓你痛快燃燒9400大卡的風櫃嘴.

“落地下來用走的就不算騎單車了.”

“絕對不落地. 絕對不休息. 絕不!”我回頭望著那個嚴厲的Cliff像教練一樣在出發前對選手做最後一次提醒.

喔, 第一段35分鐘的熱身路上, 我一開始想著
離家前聽的音樂.

樊桐舟所唱的”
不管有多苦”竟然比那英的版本要差了兩班呢. 真不知道是爲什麼?

樊桐舟的情歌感染力在我認為可排發燒歌姬前三名的. 音色與音域雖不屬於最超群的, 但是那種”愛情路上怎麼走的如此艱苦, 惹人掬一把同情之淚”的幽怨唱腔真是獨樹一幟. 我最喜歡的那首VW Golf上iPod也下載的”
回心轉意”(出自第四張個人專輯”黑鴨子樊桐舟”的第四首歌曲), 每每開車聽了就像是情人背叛, 生死不如, 想這麼一路駛往那無法回頭無從後悔的幽冥未來….

意外的是, 這張”絕色III”中的”
不管有多苦”洩露出樊桐舟年輕少歷練的弱點. 由那英詮釋, 每個弱音轉折, 高音的腹腔共鳴, 甚至吐音換氣都比樊桐舟老練到味. 就擁有那種類似風塵味兒不屬於任何浪漫的折磨經歷. 獨特而感人.

我想音樂上真的沒有所謂數據化的標準在衡量, 也沒有這個必要性.

“喜歡嗎? Just take it.”就該像直覺式的選擇一樣脫口而出才對.

不過, 聽完哀傷損肝的情歌馬上上路騎這趟高挑戰性的路線實在有欠周延吶.

最適合匹配的歌曲應該是那些讓你腎上腺素像螞蟻迅速集結在糖粉邊那種重節奏的搖滾樂或輕快的舞曲.

目前保持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救援記錄的救援王Troy Hoffman還在Santiago教士隊的年代, 遇有他老兄出場救援的機會, 教士主場響起的就是重搖滾團體AC/DC的代表作
Hell’s Bells.

老實說, 節奏感疏散輕鬆的爵士標準曲Standards也相當地不對頭. 好像是有一個愈走愈慢的節拍器將你運動中的所有器官都強烈地用往反方向拖曳著…讓腦袋想要趕緊甩掉這種枷鎖般的限制.

騎車爬坡, 尤其是征服長坡陡坡接棒演出的這類”單車成年禮聖地”的終極享受, 就是可以非常過癮, 毫不猶豫地從山頂沿原路衝下山去! 那種痛快淋漓的感覺不是同樣辛苦爬山登頂後, 仍需慢慢徒步走下山的登山客可體會的. 鐵人三項的大衛. 史考特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剛開始練習自行車的事. “我想這是人類所發明的運動中, 最不愉快的.”

這句話或可修正為:”是的, 上坡時是名列前矛的最不愉快. 但下山的痛快--大腦和全體毛細孔徹底解放同步高歌的愉悅鐵定在愉快排行榜中獨占鰲頭.

我甚至可聽到美妙的風切聲, 高調地劃過耳際 ”咻咻咻”的風聲.

我順手想了一件小發明. 反正是無厘頭瑣碎的雜想, 稱之為白日夢也行.

商家開發一種類似研磨咖啡豆也好, 任何豆子也無妨的小容器. 它可輕易的安裝在單車上. 就像老式的自行車摩擦式車燈的裝置一樣.

上坡時當然要OFF掉, 但下山衝刺時就把這個玩意ON著. 靠下坡時重力加速度後飛快的車輪的磨擦力將需磨的豆子磨成粉末. 以風櫃嘴這段路為例, 上坡我通常騎完要花至少42~45分鐘. 喔, 下坡呢僅需14分鐘就回到楓林橋了. 再頑固的豆子14分鐘後應粉身碎骨了吧, 我相信.

騎一趟車回家, 家裡該磨的咖啡豆, 黃豆, 綠豆, 紅豆通通磨成粉末了.

嗯! 是想了想這件事.

自楓林橋一過, 除了那些每0.5公里熱心地預告騎士们還有多少公里數, 已有多少大卡燃燒的立牌外, 就只剩下你與你自己的不停對話.

對話的內容其實是很沒營養的—不外乎怎樣才能不放棄之類的. 就是找一個或幾個不放棄的理由來自我激勵.

汗水像向地下水一般從皮膚表層滲透到你頭髮衣服上. 此時的呼吸隨著海拔的增加也變得更吃力.

你會漸漸有種”
Tunnel Vision”隧道視覺效應, 意味著無暇東張西望觀賞風景啦或與交錯而過的拜客们點頭招呼. 你所關心的只剩下前輪前方3公尺左右地面的這小段距離, 彷彿看了其他地方會耗損你那口真氣.

再也沒有蟲鳴鳥叫狗吠喇叭聲. 這些所有的聲音加起來都沒有你心跳與呼吸聲來的巨大震撼. 好像你是為了聆聽這樣的”心跳與呼吸二重奏”才來到這裡.

楓林橋後的20分鐘, 那個立牌上的白漆字體差點擊潰你的信心.

“辣妹加油. 風櫃嘴3公里. 燃燒658大卡.”哎呦, 這才走了一半路而已. 天吶, 在這裡休息或落地豈不是承認你的體能跟女人一樣等級了.

事後與一位騎公路車的年輕人在風櫃嘴的涼亭下休息閒聊. 他中途休息了一次 才騎上來. 約莫是”辣妹加油”前後附近停下來休息的.

我咬著牙騎了過去的同時, 倒是低頭想要是林志玲在涼亭內等著發紀念品給每位騎上去的人, 會不會讓這條”風櫃嘴乳酸地獄之旅”變得更平易近人? 而且讓小S穿著可愛性感的高中生制服在3公里”辣妹加油”處發礦泉水給大家打氣加油. 這樣的天使組合會大大鼓舞我们這群在豔陽下晒到發暈, 腿肌腳筋抽痛不已的自虐式運動者吧. 但什麼跟什麼嘛, 不一會你的思緒又開始像鐘擺一樣在”休息非輸家”與”硬撐到底”來回擺盪.

不聽!

不聽!

不聽!

不聽你這個愚蠢的大腦的任何命令與建議.

我決定只聽我心跳的聲音, 那是最真實的東西.

只要我的心臟還”澎澎澎澎”的跳動著, 我就應該OK的.

只要我的心臟還沒有跳出我的胸腔.

最後的3公里除了令人膽怯的無止境的上坡路外, 什麼也沒有.

蜻蜓也歪斜地吃力的撲著翅膀.

我如教科書上所示的將呼吸放慢, 用腹腔狠狠地吸進燥熱的空氣, 用嘴吐氣.

呵, 乳酸算什麼. 我大口大口呼氣吐氣呼氣吐氣.
這些乳酸算什麼.

好事將近的好預兆一般, 離終點不到一公里處竟然吹起涼爽的山風. 視野像日出一樣大大的打開.

喔, 風櫃嘴最後的髮夾彎就在眼前囉. 這裡是整條萬溪產業山路風景最美麗最壯觀的一刻.

45分鐘. 車把上的計時器秀出我最終的成績. 啊呀! 45分, 50分都是其次的.

我想, 從這自虐式無止盡持續的無聊中,
再一次尋回那種讓自己單純的感動.

在”
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這本書結尾的部份, 村上春樹希望他的墓誌銘這樣寫著:

村上春樹
作家(也是跑者)
1949~20**
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

那必定是
一種比固執還要堅硬的存在吧.

獻給所有熱愛運動的朋友.

星期四, 3月 05, 2009

風櫃口人生45初體驗
================================
昨天是揭開2009炎炎夏日的第一天, 有幸與加上其他三名加起來超過180歲的中年bikemate (Marty, 小朱, 賣場李)於楓林橋會合, 總共是四台 Giant (各位知道啥種股票可買了吧!). 一台公路車, 三台登山車. 擬定攻風櫃口之最高指導原則--時間不是問題, 要休息就休息, 決不硬柪.

登山車就像兩個月禁止休假外出的阿兵哥出了門就哄然一散, 爭先恐後的直驅風櫃口了. 留下老神在在的士官長 (公路車) 慢慢的穩穩的往上騎...萬里產業道路4.2公里處, 阿兵哥總算把士官長等到了! 稍事休息10分鐘, 再度出發.

這次為爭足面子, 一口氣直攻6.2公里, 標高610公尺的風櫃口...涼風陣陣襲面, 遠處青山, 白雲, 藍天, 真是夏日最佳饗宴. 此時狂野任俠的小朱, 心中已有其他盤算...

風櫃口頂已聚集不少拜客與登山客, 就像是士林捷運車站前一樣熱鬧, 有的剛氣咻咻的趕來, 打手機找人的, 有的集結完正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有領隊正在跟他的團員精神訓話, 提醒安全...我们三個登山車先不廢話(其實是沒力氣廢話), 趕緊找地方坐下來吃地瓜薑湯補充水份, 順便等那位一直安步當車的士官長. 一等就是將近20分鐘...

人終於來齊了, 老李要走內湖下山去會一位晚起的bikemate就先行離開.

小朱見機便提出一會走萬里下山, 沿濱海公路台2線經金山, 石門, 三芝, 淡水, 回台北市的構想. 我跟公路車就像30年前國民黨老國代選正副總統一樣連眼皮眨也不眨就舉起雙手無異議通過了. 這時我们三人才驚覺大錯已鑄成, 趕緊打回家請示報備. 以免家裡那位黨鞭秋後算帳!

就這樣, 我们三個經常在深夜感慨年華已去且無力控制命運的中年拜客, 像7年沒有翹家的小孩興奮的迾著嘴笑著滾下萬里...

*****18:00我回到家, 離我们09:00於劍南路路口集合已歷時9個鐘頭. 在手洗我的車衣車褲時我問自己: 我们三個中年拜客今天的收穫是什麼?

141公里的半套陽金公路換來的背腰酸疼與快抽筋的大腿?

證明我们與那些以28分鐘就攻頂成功的年青拜客對這個國家社會有同樣多的貢獻? ...都不是耶!

我的結論: 是中年人如我應少做一些目的性, 計劃性的事. 昨天只有半套計劃, 剩下的是...是...go with the flow.

Right up! Going with the flow makes me really good.

P.S. 今天05:30 我 Go with the flow again. 揹起相機與腳架開車到楓林橋下的外雙溪去練慢速快門. No harm at all, OK? Now share with you guys.